直播发展初期,刷单、虚假数据成为了行业“潜规则”,不少品牌主在选择主播时栽了跟头:无论是知名明星,还是百万粉网红,都有可能踩坑。

根据搜狐科技以往的报道,直播带货刚刚兴起时,百万曝光量的直播间带货仅几百元的情况并不少见,品牌主备货多、投放多,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实际成交惨不忍睹。更无奈的是,部分品牌甚至维权无门,只能自认倒霉。

尽管如此,直播间里仍然创造着“造富故事”,一波又一波带着掘金梦的主播涌入赛道。随着主播数量逐年增加,“直播培训”成为新的“收割工具”,对象正是急于“暴富”的青涩主播。

“话术培训、形象包装、内容节奏,甚至小到背景音乐、视频素材,我们能提供的东西,可以说是一应俱全。”直播间里,一位自称是“抖音运营专家”的人正在宣传自己的抖音起号课程。“只需998,就能像我一样打造百万阅读量的视频。”

一夜暴富总是能扣中人的心弦。根据媒体报道,不少主播在缴纳培训费后,得到的服务远远达不到当初所宣传的那样。如所谓的专家并不懂运营,也很少能够回答并切实解决主播提出的问题,甚至当初承诺的资料,也会出现视频断档、页面模糊不清的情况。

对于直播带货发生在各个环节的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苏号朋点评称,舆情数据说明,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消费模式,直播带货具有模式新、主体多、流量大、频次高、法律关系复杂等特点,有关法律法规不够明确具体,加上监管部门对新业态的审慎包容监管,无疑会让部分投机商家和不法分子抱有侥幸心理,不惜通过打擦边球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方式来谋取经济利益。

所以,针对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要明确和压实平台责任,提升主播群体的法律意识,同时要持续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