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因应广州东部枢纽地区建设和增城开发区的高 质量发展需求,增城开发区管理范围由原99平方公里拓展至 302平方公里,为增城开发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战略发展新空间。

在此背景下,增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面向2035年远景,提出产业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对近中期 (2025年、2030年)明确产业重点方向和路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准入、招商及重点项目等内容,为增城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规划依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打造“芯片之极、汽车之城、显示之都”

近年来,增城开发区积极发挥广州东拓“桥头堡”作用,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龙头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已集聚包括增芯、越海、广汽、北汽、超视界、维信诺等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型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逐步发展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引擎之一。

近期,增城开发区需强化产业特色和核心环节,保障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打造“芯片之极、汽车之城、显示之都”。中远期,则应凭借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立开放合作的机制,争取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话语权和竞争地位,为此增城开发区在三个层次努力树立区域地位:粤港澳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新基地;大湾区核心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新平台;广州国际性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枢纽。

构建“3+4+X”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在规上工业总产值上,2035年要突破10000亿元。为实现这个目标,增城开发区将构建“3+4+X”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

3个战略主导产业,聚焦“芯、车、显”3大战略主导产业,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环节,完善上下游配套推进产业链做大做强;X个新兴、未来产业,进一步延伸和谋划新材料、新型储能、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人工智能与信息科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多个具有发展潜力新兴产业;4个传统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智能家居、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摩托车等4大传统特色产业,引导向高端环节发展。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挥区域交通枢纽优势,发展以综合物流、总部商务、数字经济、商贸会展、科技金融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高质量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智慧商贸平台,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构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一是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带动源头创新;二是完善技术孵化和转化平台与机制;三是建立中小企创新服务平台与机制;四是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与南沙、黄埔等地协同融合。推进“黄埔研发-增城转化”,打造广州东部创新共同体;共同打造生产型物流枢纽。服务《南沙方案》落地,重点研究政策协同,共建产业集群、创新创业平台,加强物流枢纽联动。

二是积极谋求与深圳、东莞分工协作;依托“双区驱动”的重大发展机遇,加强承接深圳创新创业及产业外溢。推动与东莞在竞争中谋划差异化分工协作,积极打造面向东莞北部的商贸消费服务中心。

三是与大湾区其他区域联动发展。服务湾区产业开拓国际市场需求,支持围绕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构建区域产业供应链中心。面向珠三角核心区佛山、惠州等地众多的电子消费、高端装备等终端产品制造市场和应用市场开展创新合作。

构建“三轴、四片、多组团”

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上,构建“三轴、四片、多组团”。以枢纽为引领——围绕“枢纽+生产服务”“枢纽+城市服务”“枢纽+新兴产业”等方向,重点以产业为支撑,打造四大主题发展片区。

以产业协同为重点——立足现状产业分布特点及资源禀赋,以产业协同为重点,构建供应链相对集聚的专业化组团。

强化实施,挖掘潜力空间——根据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分布,结合策划的重点平台,匹配空间需求,划定产业组团未来发展的重点单元,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化,推动产业强链补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