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今年9月,是第45个全国“质量月”,主题是“推动质量变革创新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创造“雄安质量”,既体现在规划建设上,更体现在质量管理水平上。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日,雄安新区在容东片区举行建设领域2022年质量月启动仪式,并对建设工程2022年“质量月”活动和工程质量提升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底线,确保“雄安质量”贯穿到每个项目、每个环节、每道工序。
【资料图】
打造智慧建造平台
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电建智汇城项目现场,中国电建·智慧建造平台正在对整个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工作人员只需动动鼠标,即可查阅平台上集成的各业务系统数据,概览项目整体情况。
据了解,该平台主要以数字建造BIM管理系统、智慧安全HSE系统、智慧工地系统、区块链支付系统和区块链监理系统五大场景组成,并配置了决策支持中心模块,可支撑各级管理人员精准监督问题、精准决策指挥、提升监督能力、提高决策水平。
“我们通过钢结构深化设计与BIM结合,实现模拟信息化共享,由传统的‘放样出图’延伸到施工全过程,并对钢结构进行虚拟预拼装,可以提高钢结构安装精度,保证施工质量。”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该平台的智慧安全HSE系统,包含了质量验收和安全风险两方面,通过“质安一张图”,可以对质量安全进行定量化数据分析,动态展示现场的质量风险点及安全隐患点,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可进行实时的预警、跟踪和闭环管理。
“传统的质量安全管理是依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定性管理为主,质安一张图就可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导致的管理盲区。后期通过追溯和分析项目的整体建设问题,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同类问题的发生。”上述负责人介绍道。
事实上,“借助”智慧建造平台确保工程质量只是中国电建的一个常规手段。
记者了解到,围绕着工程质量主题,中国电建在工程施工中,始终坚持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精品、全员管理、全面控制的创优做法,旨在建设优质安全、实用高效、节能环保的优质工程。
以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承建的智汇城一标段项目为例,该项目部推行了全员质量管理责任制,在各个工序均定岗定期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严格落实质量生产责任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完成检验1763个,合格率均为100%。
构建工程质量体系
“广大雄安建设者要进一步树牢‘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理念,严格规范项目管理,让安全质量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在“质量月”启动仪式上,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记者注意到,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始终积极建立健全雄安新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城市建筑等领域标准化,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样板。
据了解,雄安新区先期建立了工程建设标准关键质量指标体系,此后通过对现行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中设计工程质量的主要参数指标进行梳理和研究分析,沿用其中符合雄安建设要求、保障质量和提高质量的强制性和关键性技术指标。而对于空白和落后标准、指标,雄安新区则提出了提升、新增指标。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批准发布了《雄安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试行)》等41项雄安标准及成果,其中地方标准20项,标准研究成果21项。
内容涵盖城乡规划类、水利工程类、建筑工程类、生态环境类、市政公用工程类、防灾减灾类、综合交通类、信息化技术应用类以及地下空间类等,充分发挥了标准在工程建设中的战略性、支撑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仅在今年,雄安新区就立项在研地方标准24项,涵盖了节能验收、绿色低碳建筑、零碳建筑、智能消防、光伏系能源、装配式等多个领域。
此外,雄安新区还构建了压实五方主体责任的制度体系,持续强化“雄安质量”全过程工程管理力度,出台了对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检测等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文件共18项,实现对各方责任主体质量管理的全覆盖,尤其是压实建设单位质量首要责任和施工单位质量主体责任。
而在监管层面,雄安新区则构建了“1+4”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工程质量行政监管,并实施“省住建厅+建设指挥部+综合执法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工程质量监管跟进保障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