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各市两会陆续召开之际,“苏锡常”三座工业名城相继发布“年报”。

2022年,面对疫情反复等多重压力的挑战,“最强地级市”苏州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万亿元;无锡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人均GDP有望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常州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500 亿元左右,增幅在 4% 左右。

在新的一年里,苏锡常三市也给出了新的发展目标:2023年苏州经济增长目标拟设为增长5%左右,无锡市预期目标为增长5%以上,常州市预期目标则为增长5.5%——常州能否跨入“万亿俱乐部”,也是今年的一大看点。


(相关资料图)

苏锡常“年报”均预喜

苏州市有着“最强地级市”的美誉,也是苏锡常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面对超出预期的多重压力挑战,苏州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万亿元,稳居全国最前列。值得关注的是,苏州市坚持科学精准,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收获了“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的评价。

据介绍,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4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22家,获评省独角兽企业10家、位居全省第一;苏州全年新增2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成为创新与产业、资本与产业结合最好的城市之一。过去的一年里,苏州实验室挂牌组建,实现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重大突破;总规模150亿元的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落户苏州,实现苏州市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零的突破。

老牌工业名城无锡市,2022年“年报”同样可圈可点。

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表示,预计无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人均GDP有望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物联网、生物医药、高端纺织等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41.5%、49.8%,市属国企营收保持全省设区市第一,A股上市企业达112家、总数和总市值均居全国前十。

常州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均、领跑苏南,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左右,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4%左右;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常州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8%,工业规模总量突破两万亿元。新能源产业强势增长、领跑赛道,形成“发储送用”生态闭环,产业集聚度全国第5,一座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正加速崛起。

作为智造名城,常州市产业优势加速放大,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7.5%、增速全省第一,总量全省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左右。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行业新增产值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九成,全年整车产销超34万辆。在过去的一年里,常州市新增上市企业7家,累计达88家,过会待发7家。

优化营商环境、尊重企业家

“287万市场主体、特别是87万家企业共同构成了苏州经济的基本盘,是苏州最大的财富。”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企业事当自家事,把企业的获得感作为最大的营商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要持续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优化企业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等机制,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发展信心。

曹路宝指出,要加大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护力度,加大对“创二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引导,推动代际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让‘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成为广大市场主体最广泛的共识、成为苏州营商环境最鲜明的标识。

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4%;苏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31家,总量达到1.34万家,高层次人才达到34万人。过去的一年里,友达光电、矽品科技、通富超威、大族激光、立臻科技、盛虹储能、恒力环企中心等百亿级产业项目签约开工,空中客车、克诺尔、西门子、霍尼韦尔等总部型研发型外资项目密集落地。曹路宝强调,“各方强烈看好苏州、坚定加码苏州,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是苏州的底气所在、希望所在。”

无锡历来身处全国工业发展的“第一方阵”,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更是探索出影响深远的“苏南模式”。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指出,要对全市108余万户市场主体“一碗水端平”,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教育家一样尊重实业家,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如鱼得水”的最佳营商环境,让“500强”无锡企业、A股无锡板块成为第一工商名城的闪亮名片。

杜小刚表示,要充分兑现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研发更多“锡式”惠企措施,整合形成“政策包”“工具箱”,全面提升市场信心、行业信心、社会信心,“让各路企业家大显身手、各显神通,让敢想敢为、敢闯敢拼的企业家精神,在无锡这片丰厚的实业沃土上灼灼其华、大放光芒。”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此前也曾在会议上也表示,要给予优秀企业家工作生活便利等措施,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向对常州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颁发“常商服务卡”,提供各方面的公共服务。

新年GDP目标增速均“5”字头

2023年的苏锡常如何谋篇布局?各市也给出了发展思路和预期目标。

今年苏州将围绕四大重点产业和16个制造业细分优势领域,发挥苏州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科创平台支撑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持续导入优质资源、强链补链固链;坚持一体化融合,围绕“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推动沿江三市对标上海临港、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积极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G60科创走廊等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太湖新城、高铁新城、太湖科学城,通过产业空间重构,带动创新资源重组。与此同时,苏州还将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的数字苏州建设,推进数字孪生城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智慧医疗等重点任务,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苏州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

无锡市经济成绩在江苏省长年稳居第三。2023年,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

据江苏省统计局官网此前发布的数据,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2021年GDP苏州以2.27万亿位居全省第一,南京1.64万亿元、无锡1.4万亿元、南通1.1万亿元,江苏共有4个设区市荣登“万亿俱乐部”。

2023年,常州能否跨入“万亿俱乐部”,将成为该市发展的一大看点。“今年是常州冲刺GDP万亿之城的决胜之年。”陈金虎指出,GDP万亿,不仅标志着一座城市经济总量和规模跨上大台阶,更意味着城市能级提升进入“快车道”和“窗口期”。

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具体来看,常州将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大力支持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光伏等优势产业出口,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海外仓建设,优化常州、武进综保区功能,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企业境外上市、返程投资,力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外资占比达65%左右。”

今年,常州将聚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出台实施重磅扶持政策,鼓励新能源龙头企业建设功能性、区域性总部,新能源领域产值超6000亿元,新能源板块市值突破5000亿元。推进氢能“制储运用”全链条发展,加快打造“常州氢湾”。规模化发展储能产业,加快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常州将实施新一轮企业股改上市三年行动,新增上市企业16家、累计突破100家。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