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可发现,2022年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的省份多是煤炭大省。而在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消费恢复成为重要增长动力源被寄予厚望,2023年海南更定下了9.5%的增长目标。


(资料图)

去年一些煤炭大省表现较为亮眼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江西和宁夏GDP增长最高,分别为5%和“5%左右”,湖北、湖南、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山东的增速都在4%以上或者“4%左右”。

其中,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和山东是2021年全国煤炭产量排名前10大省份。

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黄勇向第一财经表示,因为能源形势紧张,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大幅上涨,在这种形势下,煤炭大省产能也快速提升,产能和价格都大幅增长,因此,去年煤炭大省的经济增长表现相对不错。

以山西为例,去年1-11月份,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增长7.8%,非煤工业增长9.0%。去年1-11月,全省规上原煤产量119560.7万吨,增长8.9%。

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2021年保供16个省区市的基础上,2022年,山西煤炭日均产量达到356万吨,以长协价保供24个兄弟省份电煤6.2亿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煤炭产量12.2亿吨、发电量6465亿度,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外送电量2640亿度、均居全国第一。

1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63亿元,增长2.2%。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局长潘志峰表示,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的增速中,能源工业拉动4.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4.4%。其中,煤炭行业增长8.0%,累计增速连续9个月保持在7%以上,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1.1%。

不仅如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第一财经还表示,这轮周期还会持续几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供应链断了,要恢复需要建设基础设施,这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消费成为今年关键变量

在本世纪前十年,能源大省曾经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领跑者,不过随后多年遭遇产业深度调整,经济增速下滑,产业和区域都面临艰难转型。2022年,能源大省重新赢回高光时刻,是否还会持续领跑?

从地方两会来看,今年煤炭大省的增长目标并不很靠前。山西提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结果。内蒙古和陕西提出分别增长6%左右和5.5%左右,宁夏目标则是6.5%左右。

林伯强表示,2022年能源大省是从低基数向高走,今年在高的基数基础上再高增长比较困难。当然能源大省今年的日子还是会比较好过,煤炭价格会维持一个高位震荡,往上走不容易,往下跌也比较难。

煤炭经济效应今年可能将弱化,因此,能源大省保持领先态势的基础并不牢固,那么,“得煤而得天下”之后,什么领域将成为今年的增长主题,成为新领跑者的竞争王牌?

消费可能成为关键变量。去年受疫情冲击,接触性消费和聚集性活动都受到抑制,商业和服务业经营艰难,而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乙类乙管”,制约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的掣肘最主要因素被消除,今年这些领域的需求将得到释放,这将促进消费的恢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比如,去年受多轮疫情冲击,海南离岛免税店营业额不及预期,总销售额487.1亿元,其中免税销售额348.1亿元。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海南力争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突破800亿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匡贤明向第一财经表示,尽管消费的全面复苏与增长有可能需要一定的时滞,但是最终还是会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这成为地方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调整制约消费过时政策,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为促进消费复元活血,针对今年一季度季节性特点,配合“年味四川”氛围营造,四川省商务厅近日再次推出新一轮促进消费的五条政策。同时,政府联合企业计划投入10亿元发放消费券,发动3万家企业,开展4000场活动。

而在消费领域,旅游业可能是最容易形成增量的行业。黄勇表示,旅游是典型的流量经济,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作为旅游大省,贵州正在积极布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消费恢复。

去年底召开的贵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出台大峨眉、大九寨、大香格里拉等旅游交通环线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稻城亚丁村等古村落恢复保护,推出一批冬季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海螺沟、王岗坪等景区恢复开放和提档升级。

海南旅游业日益火爆

今年元旦以来,海南的旅游日益火爆,大量外地游客涌入,免税店再现人头攒动,三亚上百艘白色的游艇在凤凰岛周边几乎“堵港”。有商家称,目前三亚的旅游业,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三年前的状态。

海南会不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的领跑者?

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在31个省份中,海南的GDP增长目标最高。

匡贤明表示,海南制定9.5%的增长目标有几个支撑点:一是去年基数比较低,去年疫情对海南经济冲击很大,而且海南GDP的基数也比较低,比较容易形成高增长态势。二是疫情政策优化调整之后,海南的旅游、消费恢复很快;三是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确保2025年底如期顺利封关运作,相关的投资大项目比较多;四是海南陆续推出自贸港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创新,推动RCEP与自贸港政策叠加,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规模增长也会比较快。

实际上,自从海南获批自贸港之后,海南增速领先的态势比较明显,2020~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海南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海南还制定了GDP增长9%左右的目标,但是遭受4轮疫情冲击,去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处于负增长区间,为-0.5%。今年海南是否能拿下增长冠军?

回顾过去20年,中国区域经济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多个省份轮流领跑的现象,这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动力之一。2002~2009年,内蒙古GDP增速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2013年,天津接替内蒙古登上了冠军位置。2014~2016年又是重庆排名第一。2017~2019年,贵州崛起,增速领跑全国。

黄勇表示,因为产业结构不一样,各省经济增长因素并不相同。比如,前两年疫情之下,东部地区因为制造业发达,进出口高增长,经济增速在全国靠前;去年在煤炭需求大增的情况下,煤炭大省的经济增速居前。

黄勇还表示,贵州的产业结构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在最终工业品制造上是短板,而且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是是“山区洞采”,安全生产压力大,不像北方煤炭大省产能增长那么快,因此经济增速排名有所下降。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预计2022年贵州省GDP增长2%左右,总量达到2.02万亿元左右。预期2023年增长6%左右,达到2.2万亿元。在能源大省地位不巩固,“卫冕冠军”增长乏力之际,海南有望凭借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在消费恢复过程中脱颖而出。

不过,匡贤明表示,海南经济体量还比较小,海南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速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是要对标全球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加快构建自由贸易港政策与制度体系,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去年年底召开的海南省委经济工作会强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点即将转段进入政策制度的压力测试期。要不断优化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做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画像”,开展好压力测试,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

因此,未来几年,海南要瞄准封关,除了释放消费、扩大投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实施压力测试,推动自贸港提速前行,这将形成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示范效应。比如,海南明确提出,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如果“两个总部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海南的经济流量就会持续扩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