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华财经北京3月20日电(记者王虎云)如何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实现“养老钱”保值增值,成为业界和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在近日召开的中日个人养老金保险研讨会上,与会人士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对个人养老安排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可扩大覆盖人群。同时,日本在老龄化保障制度建立、老龄金融体系构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加强交流对两国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该研讨会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主办,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进行学术指导。中日两国研究个人养老保险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个人养老金制度与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展开讨论。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表示,我国2022年开始实行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重要步骤。目前这项制度对缴费人群和缴费方式均进行限制,建议未来对制度进行优化,不仅满足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参加的要求,也能满足灵活就业劳动者以及退休再就业的退休老人的需求,扩大覆盖人群。此外,建议稳定资本市场。个人养老金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而资本市场的稳健,也为第一、二支柱的资金增值创造了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郑秉文提出,第三支柱成功与否,覆盖率是关键指标。他认为,中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实行的“EET”模式扩大覆盖面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纳税人数量不多,参保人数少;二是没有建立资本利得税,激励性受损;第三是非正规就业人数占比过高,没有年金养老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玉栋认为,税优政策有助于扩大个人养老金的覆盖面,高收入人群可用税延额度降低实际税率。同时,要兼顾公平性,辅之以普惠型产品,未来改革的重点不是提高所得税的扣除标准,而是进一步扩大政策的受益面。
与中国相比,日本更早地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中国事务所所长佐佐木美穗表示,日本在老龄化保障制度建立、老龄金融体系构建、老龄服务业、老龄房地产业、老龄用品产业方面,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中日两国均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征,皆重视儒家思想和家庭观念,社会价值观念接近,在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金保障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对两国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了解,日本推出的个人免税储蓄账户计划(NISA)与个人缴费确定型养老金(iDeCo),对于增加个人金融资产和养老储蓄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FinWell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代表野尻哲史介绍了NISA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日本引入NISA的目的在于增加个人金融资产并调整其结构,使大量现金存款向有价债券转变,从而增强居民财富管理能力,助力资产积累。关于大家关心的NISA近期修订问题,他认为重点在于对NISA进行根本性扩充,通过长期推行NISA及iDeCo制度,加强员工的资产积累,完善金融经济教育体系,打造向全球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等,实现储蓄向资产积累的转变。
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金子久介绍,iDeCo是私人年金制度的一种,处于日本年金制度的第三层。日本实施iDeCo,是因为在人口老龄化和企业年金覆盖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需要为工作单位未设企业年金的企业员工以及个体户提供与企业版缴费确定型年金同等的机会,二是让设有企业版缴费确定型年金的企业员工离职后仍然能够继续使用缴费确定型年金。同时,随着自主储蓄和投资对养老生活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日本政府于2016年将个人缴费确定型年金命名为iDeCo,以提升公共认知度,随后又于2017年进一步放宽参保条件,资金管理也得到优化。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