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面板产能占到了全球的65%,但其上游原材料的国产化才刚开始,本土显示驱动芯片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6月1日,本土显示驱动芯片龙头新相微登陆科创板。新相微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肖宏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显示驱动110亿美元的大市场中,本土出货量最高的厂商占比也仅为个位数。
商业显示、沉浸式场景、电动汽车……不断涌现的新场景应用催动着面板产业成长,面板厂升级产线也给本土原材料企业更多的进入机会。肖宏认为,除了面板原材料国产化持续提升,显示新应用不断涌现、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等新型显示技术加速产业化,都给显示驱动芯片带来成长新动能。
(资料图片)
紧抓国产化机遇
对于面板供应链国产化,经历了中国面板发展历程的肖宏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面板产业由日韩逐步转移到中国,京东方、TCL科技等逐步壮大、陆续成为行业头部后,才有能力培养自己本土的供应商。
液晶面板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玻璃基板/盖板、液晶、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芯片、靶材等。“在面板的六大原材料中,IC驱动电路是最难的,当前国产化率也最低。”肖宏介绍,液晶、玻璃基板/盖板、偏光片等领域早已有A股上市公司,但本土显示驱动芯片公司IPO的大幕才刚开启,且在全球所占市场份额偏低。
CINNO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厂商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联咏、Silicon Works、奇景光电、三星LSI、瑞鼎,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3%、11.2%、10.3%、10.1%及6.6%。本土厂商中,出货量最高的集创北方市场占比约4%,新相微占比约1.2%。
“随着本土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实力增强,面板厂供应链国产化推进,本土显示驱动芯片公司的市场占比会快速提升。”展望未来,肖宏说,当前本土显示驱动芯片公司已经在面板产业完成了“从0到1”的替代步骤,接下来“从1到100”的放量只是个时间问题。
新相微已经快速成长为本土显示驱动芯片小龙头。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9亿元、4.52亿元和4.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71%;净利润分别为2541.22万元、1.53亿元和1.08亿元,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显示驱动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很幸运走到了科创板,跟新相微同期研发显示驱动芯片的很多公司早已没了踪影。”谈及创业历程,肖宏说,新相微成立于2005年,跟当时的上海广电集团进行配套研发,仅用一年就开发出第一颗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并于2007年实现了放量出货。
之后,新相微又锚定中小屏应用,在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做到了行业领先,在TFT-LCD智能穿戴等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占率。在京东方于合肥投建了高世代大屏产线后,新相微又联合京东方开启了新一代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
“半导体行业遵循‘老大吃肉、老二喝汤’的铁律。”肖宏表示,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做进行业前三是公司生存的基本要求。当前,面板厂本土供应链建设提速,率先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显示驱动芯片公司将快速发展壮大。基于公司的技术和客户等优势,公司认为,不管是整合型显示驱动芯片,还是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都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随着商业显示、沉浸式场景、电动汽车等新应用不断涌现,面板产业规模还在继续成长。国内显示驱动市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产业增速。
根据CINNO Research 统计数据,预计到2026 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有望达到约96.9亿颗,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40亿美元。其中,国内显示驱动市场规模将达到71.7亿美元。
“在这个100多亿美元的大市场,新相微占有的份额还不足1%,成长空间不言而喻。”上市新起点,憧憬大未来,肖宏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围绕显示做大文章
AM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速产业化也给显示产业带来新的成长空间,更可能成为新相微加速成长的引爆点。
肖宏介绍,公司的AMOLED 的智能动态补偿技术,能有效解决由于晶化工艺的局限性以及AMOLED 的亮度均匀性和残像问题,提高显示质量;公司外置RAM创新型的架构设计,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可规避高端制程产能供应的问题。公司的整合型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经实现批量出货。
据招股书披露,新相微本次IPO募投项目之一即是合肥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额为4.9亿元。
“苹果手机采用了OLED屏幕,三星也在持续加码OLED产能建设。”肖宏认为,苹果对OLED屏幕的采用,会带动整个电子产业加速向OLED屏幕转移,从而加快OLED产业的发展。未来,随着AMOLED 在中高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领域渗透率的提高,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将成为显示驱动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围绕光学显示,做精产品,做大产品组合。”谈及公司发展愿景,肖宏表示,新相微将立足显示领域,持续拓展产品线,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公司品牌美誉度。据悉,除了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外,新相微的分离型时序控制芯片(TCON)也已处于流片阶段,有望年末实现出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