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9日晚,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三:金融开放合作与法治保障”上,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上海涉外收支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数量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
据介绍,上海金融业开放合作近年来取得几方面突破性进展,包括机构门槛大幅放宽,取消了银行、证券、基金、人身险、期货等方面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评级公司、支付公司、企业征信也放宽了外资机构的业务范围;市场开放方面,互换通、沪伦通、QFII、RQFII等额度限制也得到了取消,已形成了股市、债市、衍生品等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制度性开放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比如,衍生品主协议,境外机构可以自主选择签售。
“下一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位次和能级,挑战和机遇并存。”金鹏辉今年是自贸区10周年,如何发挥好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在金融方面先行先试的作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探索高水平金融制度性开放,全方位的制度性开放,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根据相关意见,上海将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还将在上海自贸区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
“这些都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不断推进,走小步,持续进步。”金鹏辉说。
金鹏辉同时表示,浦东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给了浦东特殊立法地位,对未来金融领域如何用好立法权,意义十分重大。
去年6月,浦东第一部金融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出台。“最近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浦东建设金融业高质量开放引领区法规》和《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的修订完善,这两个条例或法规,对于上海金融改革的政策和创新实践定型化、规范化,将起到重大作用。”金鹏辉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