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合成生物学毫无疑问在资本市场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募资不顺、投资放缓的一级市场里,合成生物学赛道却“风景这边独好”。


(资料图片)

据美国合成生物学媒体SynBioBeta统计,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投融资金额达到18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2年的总和。2018-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一级市场共完成了1039个投融资事件。此外,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基金也在今年6月3日正式成立,该基金由华熙生物与赋远投资联合成立。

合成生物学行业究竟发展到了什么阶段?这一领域的最大共识与现实各是什么?对此,最早一批入局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在近日举办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一场聚焦于“合成生物企业战略源于技术供给侧or市场需求侧”的圆桌对话就此展开。

《科创板日报》与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倪俊、恩和生物创始人兼CEO崔好、阿里健康高级投资专家李诗尧、微构工厂副总裁欧阳鹏飞、峰瑞资本合伙人马睿等多位嘉宾共同参与了讨论。

▌行业发展靠技术还是需求驱动?

毫无疑问,技术和需求都可以驱动合成生物学市场,然而究竟是技术产生需求还是需求引发技术革新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点。

对于这个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倪俊认为这个问题就仿佛是在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很难回答。但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一般来说技术研究一定是基于需求的,“比如我们研究更高活性的药物,这正是源于大众的需求来做的。并且从更重要的一个层次来说,我们科研的方向也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方向。”

微构工厂副总裁欧阳鹏飞则认为,满足需求,也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他以企业为例,假设客户提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产品需求,围绕这个需求,在整个微构工场体系里面,需要评估到底在多长时间、以什么样的成本交付等,考虑的是各个层面上的因素。“即使技术评估两年内能突破,但到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应关系。”他说。

在恩和生物创始人兼CEO崔好看来,通过技术突破扩大市场需求的情况也有很多,“比如基因编辑技术把产品价格降到足够低,应用范围一下子增长,这种就是最好的增量市场。”

站在投资的角度,阿里健康高级投资专家李诗尧认为,所有的技术都应该是需求驱动的,但在投资技术的时候需要分析下游的需求会不会是一个伪需求,“比如这个技术虽然有前景,但是没法量产;或者成本降低是非常远期的事情,在市场里很难找到支付方。”

峰瑞资本关注材料与生物科技方向的合伙人马睿认为,在当下纠结技术与需求关系的背后,其根本问题是在合成生物热了这么长时间后,到底能不能拿出过硬产品。“从技术突破到工艺成熟,再到量产下线、商业成功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失败。”

“我个人而言还是挺乐观的,现在有这么多公司在做,这么多钱进来,有平台、有技术,就看什么时候有大的品种出来,并且出来得越来越多。我们投资的时候,第一是投技术特别强的团队,第二就是在需求上能够说服我们。”马睿说。

▌超级单品出现了吗?

那么,合成生物学领域发展到现阶段,需求与技术的确定性都很强的产品、赛道出现了吗?

在马睿看来,在技术层面可以锚定在拿出好的细胞工厂,“我们评估技术的时候也会看企业构建细胞工厂的能力,如果它能比较好的去做细胞工厂的改进,这也意味着它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对技术有一定的掌控。”

而在需求层面,马睿则表示其所在的机构也一直在找市场比较大的产品,目前确定性比较高的是万亿级别的PH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行业乃至可降解塑料行业正处于快速爆发阶段,然而目前,全球PHA商业化产能需求仍存在巨大缺口。

欧阳鹏飞也认为,PHA就是需求、技术都很确定的方向。“以微构工场来说,我们从菌种端到后面整个体系放大,在每个点上突破,使得在整个材料生产侧的成本不断下探,期望能够使得在技术上突破到和传统方法PK的一个水平。”

李诗尧则表示确实有看到在需求侧天花板比较高的领域,但可能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比如近期有一些生物医药投资人都去看农业了,农业领域是有确定性的,而且市场相对来说也比较大,但是技术上还不太成熟。那我们跟着技术迭代的步伐去跟踪,希望有一天技术能给相应的需求带来一个突破性的变化。”

此外,谈到合成生物产业链上各类投资标的,倪俊表示平台型公司也是其看好的一个方向,“不管哪个产品出来之后,企业都需要更快地迭代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一定是非常快的。从这个层面讲,平台型公司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崔好则从平台型公司的角度出发表示,“基于本身的研发基础,我们可以做更多的管线,更灵活地和不同的合作方合作,有时候企业是有产业需求,有时候是企业自己有产能,而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赋能他们更好地发展。”

“合成生物学热了这么久,在当下的时间点上,真正重要的还是企业能够创造价值,然后活过周期,终局是以价值拿到可持续的现金流,并把产品拿出来。”这是在场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共识。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