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气象局网站消息,本市降雨趋于减弱,预计8月1日08时至2日08时,本市大部地区有中雨,局地暴雨;伴有小时雨强超过5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强降水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风险仍较大,城市低洼地区容易出现积水,请注意防范。
关于降雨,最新情况
【资料图】
北京信息通信业:全力做好房山、门头沟等区域防汛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7月30日夜间,受台风“杜苏芮”带来的强降雨影响,电力供电中断,进而导致北京市房山区和门头沟区部分乡镇出现基站退服情况,北京信息通信业迅速响应,积极组织开展抢修工作。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安排两位副局长在房山和门头沟两区分别建立现场指挥部,和各家通信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在现场指挥抢险。7月30日夜,联通、移动、电信、铁塔公司连夜筹备抢险人员、车辆和物资,7月31日天一亮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目前,房山区已出动通信保障人员309人、抢险车辆114辆、应急通信车辆8辆、油机57台、卫星电话180部,截至目前尚未恢复的受损基站主要集中在北沟、中沟、南沟区域;门头沟区已出动通信保障人员202余人,抢险车辆32辆,应急通信车辆4辆,油机39台,卫星电话20部,截至目前尚未恢复的受损基站主要集中在斋堂镇、清水镇、雁翅镇等深山区。
北京信息通信行业全力以赴做好基站抢修工作,7月31日,全行业已累计投入保障人员12086人次、车辆4027台次、设备2225台套。房山、门头沟两区抢修人员已全部就位,抢修任务目前受制于道路不通和供电问题,为确保安全,待道路解封和恢复供电后即可快速抢通基站。
截至目前,除房山和门头沟两区外,全市固定语音业务、公众上网业务、移动网业务运行正常。
北京石景山麻峪地区积水严重,启动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据央视新闻消息,7月31日下午,永定河石景山段河道明显涨水。按照永定河石景山段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石景山区防汛分指挥部启动麻峪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洪水对居民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带来的风险。
31日下午,北京石景山区麻峪地区启动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广宁街道工作人员调度30辆大巴车,在麻峪北口和麻峪东街出口2个集结点有序转移安置麻峪地区群众。消防、应急、公安、卫健、城管、交通等相关单位迅速支援,妥善转移麻峪南街等积水较深的被困居民。地区救援队伍由低洼区域向外逐户排查推进,确保安全。
转移安置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为产妇、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提供专车接送等“绿色通道”,专人陪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120”救护车现场保障卧床病人的转移,确保转移安置平稳有序。
此次转移安置涉及麻峪地区居民2917户,5855人。截至31日19时许,已有4000余人集中安置在首钢园服贸大厅,剩余大部分居民投亲靠友自行转移。饮用水和食品等物资生活必需品,以及移动厕所等基础设施均已到位。
8月1日,北京昌平回天地区以北区域部分公交线路有调整
据北京昌平官微消息,8月1日,受降雨天气影响,为确保地面公交安全,结合实际道路情况,调整回天地区以北区域部分公交线路。具体情况如下:
1、 全线停运线路
昌12路、昌17路、昌18路、昌32路专、昌72路、昌70路、昌70路专
2、 部分路段停运线路
昌13路乃干屯村至南口环岛路段停运
昌20路南口环岛至居庸关停运
昌55路碓臼峪至长陵停运
昌55路支下口村至长陵停运
昌35路果庄村至得胜口大桥停运
昌16路西峪村至真顺村停运
昌51路大柳树环岛至酸枣岭村停运
昌33路流村环岛至禾子涧村停运
昌69路流村环岛至下店停运
昌69路支流村环岛至前白虎涧村停运
昌11路马坊村至新建村停运
昌57路马池口环岛至前白虎涧村停运
昌57路支和昌57路合并,只运营马池口环岛至昌平北站段
昌31路兴寿至九渡河停运
昌37路兴寿至木厂停运
昌32路延寿镇政府至九渡河停运
3、 正常运营线路
昌15路、昌15路支、昌29路、昌60路、昌59路、昌52路、昌58路、昌21路、昌67路、昌25路、昌75路、小沙河摆渡车、昌27路、昌27路专、昌1路、昌2路、昌65路、昌36路、昌36路支、昌68路、昌22路、昌51路区间、昌57路专、昌3路、昌66路、昌28路、高教园微循环、昌19路、昌58路支、昌53路、昌73路。
停运线路及区间线路的具体恢复时间视雨情,待实地考察后另行通知。给广大群众的出行和生活造成的不便,请大家予以谅解,并提示大家极端天气谨慎出行,昌平区交通局将会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并及时发布公交线路运营情况。
8月1日首车起,北京西郊线全线临时停运
据@北京公交集团消息,由于降雨原因,结合地质灾害红色预警的情况,为确保乘客安全,8月1日首车起,西郊线采取全线临时停运措施。后续将视情况综合研判恢复运营,时间另行通知。请您注意出行提示信息,提前规划出行。
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加密会商部署北方暴雨洪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据央视新闻消息,7月31日晚上,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加密研判会商,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会商研判,视频连线北京、天津、河北等重点省份,滚动分析研判海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进一步安排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向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防指发出紧急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海河流域防汛救灾工作。
会商指出,29日以来,京津冀三省市部分地区遭遇了极端强降雨,海河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先后发生编号洪水,宁晋泊、大陆泽、小清河等蓄滞洪区相继启用,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房山、门头沟等地洪涝地质灾害严重。
会议强调,我们正迎来这场极端降雨过程的最关键阶段,要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京津冀落实好协调联动机制,共享互通上下游、左右岸、部门行业间的监测预警信息,合力抗灾,全力做好海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要加强调度科学抢险,加密雨水情监测,精准分析洪水趋势,按照国家防总、海河防总指令,精细调度水库、分蓄洪区、水闸枢纽等防洪工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的“蓄、滞、分、排”作用,尽最大可能减轻洪水灾害。要加强巡查全力防守,进一步落实防汛责任,上足巡查抢险力量,做到隐患、险情早发现、早处置,确保防汛安全。要安全转移维护稳定,加强宣传动员,做好群众工作,按照蓄滞洪区运用预案,逐户逐人落实责任人、转移路线、交通工具和安置地点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转移,同时妥善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和安全管理。
据了解,7月30日至31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抗洪抢险509起,出动消防救援指战员3000余人次、车辆570余辆次、舟艇50余艘次,营救遇险被困群众320余人,疏散转移370余人。同时,780余名消防救援指战员、150余辆消防车,在16省(区、市)设置113个执勤点前置备勤。
社论:绷紧安全这根弦,防范次生灾害
编辑 / 徐秋颖校对 / 付春愔
▲7月31日,北京房山区大于路,武警北京总队官兵正在转移群众。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摄
7月29日夜间至今,北京经历了今年以来最大规模降雨。霞云岭气象观测站以单日395.2毫米的降雨量打破该站的单日降水量纪录,位居全国第一。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预计北京本轮降雨时长和雨量均超2012年“7·21”。
7月31日11时,北京市水文总站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据北京市防汛办消息,为应对强降雨,全市共落实防汛抢险队伍3128支20余万人。相关部门闻“汛”而动,坚守抢险救灾一线,努力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预防长时间强降雨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
山区安全风险突出,既是防灾救灾工作的重点,也是次生灾害频发的高危区域。7月29日20时至31日12时,房山、门头沟平均降雨量几乎是全市平均降雨量的两倍,多处道路、桥梁被洪水冲断。门头沟区在抢险巡查时,在河道中发现2人,均已失去生命体征。
由于雨水从降落到达河道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相比降雨,洪水存在滞后的过程。根据水位状况,一些上游水库实施开闸泄洪,下游河道随时都有可能涨水,人员必须立刻远离河道。人的奔跑速度无论如何超不过水流速度,一旦洪水到了眼前,再匆忙逃离恐怕为时晚矣。
危险就是危险,侥幸心理要不得。一些人看到洪水,可能忍不住掏出手机拍视频。需要警惕的是,绝不能为了看洪水、拍洪水,而将自己置于危险处境。洪峰过境之时,水势千变万化,谁也不能以身犯险。
▲7月31日17时许,北京丰台区阀东桥东侧辅路,市民沿路边行走,抢险人员雨中奋战。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随着山体土壤含水量饱和,土质变得酥松,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风险也随之上升。山洪过后,次生灾害具有延后性。即便未来雨势减弱了,也不能掉以轻心,更要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要知道,北京约有六成面积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近两成为高发区。2018年8月11日,北京房山区发生山体塌方,塌方量约3万立方米,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最大的崩塌灾害。这场灾害就与当时连续强降雨天气直接相关。
事实上,即便洪峰过后,退水对河流堤防的影响仍然很大,有关人员要自觉听从、主动配合属地政府统一安排,及时远离河道、山体、积水路段等风险区域。此外,对于水淹区域,相关部门需要开展房屋、路面等安全排查鉴定,在警报解除、确认安全之前,转移避险人员绝不能擅自返回。这也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的必要之举。
此外,人们还要及时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预警,各单位需要根据情势变化落实响应措施,市民也要当好自身生命健康守护人。
每一次极端天气的发生,既是对自然灾害应急处理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检验。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而此时,还不是防灾救灾可以松口气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远离风险隐患,守护好自身及家人平安。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