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资料图片)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创新。面对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优秀的企业家善于识别、捕捉机会与应对风险,甚至从风险中把握商机,不断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的原材料和新的组织方式。

弘扬企业家精神,要更好发挥企业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稳定经济运行、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创造社会财富,主要来自企业的经营活动。新形势下,需要企业家以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通过自身的积极作为,为不确定的时代注入更多确定性。

企业创新需要制度政策支持,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系统。政府在基础科学、战略技术方向等方面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创新需要要素间的协同,如“企业家精神+产权制度+专利技术+风险资本+创新氛围”等。

对政府而言,对各种类型的企业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切实尊重和爱护企业家,积极治理动辄“污名化”的舆论环境。

创新是突破现有知识边界的认识过程、试错过程,既要鼓励创新,也要宽容失败。政府、社会和民众应合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优良营商环境,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去从事创新,去创造财富。

比如,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实施刚性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禁止出现以所有制为由歧视、设障、排除民企的行为。

在有效竞争的市场中,公平竞争不仅可以确保优质、优价的产品或服务脱颖而出,还可以激励竞争者加大对创新的投资,推动产品或服务升级换代,实现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效果。

又如,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扩大市场准入,提高要素获取的公平性,加快用地、用能、排放等指标市场化配置,引导要素流向有竞争力的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再如,正确认知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实施创业创新,不只是为了赚钱,还是一种“对创造性的享受”,包括追求事业的成功、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等。

要进一步从经济制度、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鼓励支持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专注于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创造出最好的技术,进一步把企业家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分别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主任、长三角研究院院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