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她穿上戎装,保家卫国;27岁,她走马上任,成为“一肩挑”女村官。“90后”退役女兵蔡梦琳是宝坻区大口屯镇镇东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最美好的年华,她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国防事业和乡村振兴。“这片土地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求学他乡,又经过部队的洗濯磨淬,我希望能够反哺故乡热土,更希望带动更多有志青年建设乡村。”蔡梦琳说。
勇敢担起烂摊子
镇东村是一个有着1600多人的大村,经济基础薄弱,村容村貌狼藉。这样一个烂摊子谁敢接?谁又能干得好?2018年,蔡梦琳迎难而上报名参选,成为村里的“一肩挑”。“村集体没有钱,还欠下不少外债;村里都是土路,刮风时尘土飞扬,下雨时泥泞不堪,到处是户外旱厕、臭水坑……”刚来时的情景,蔡梦琳至今历历在目,但部队出身的她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钱就想办法挣钱,环境不好就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改造,蔡梦琳拿出了当兵时那股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
村里没有集体企业,蔡梦琳便开动脑筋整合土地资源,几经辗转通过土地流转为村里增收10万元。一些村民作为个体商户利用门脸房做起小生意,她就经常跟他们探讨经营之道,把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生意经和他们交流,并四处帮他们搜集、梳理相关政策,联系帮扶措施,让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能拼肯干还暖心
“要想生活有奔头,村容村貌先得好。”蔡梦琳说,“这就跟家里过日子一样,家里整洁干净了,大伙儿才有心气。”
在煤改燃冬季保供暖过程中,眼看供暖日期临近,村里还有一大半人家没有完成改造,蔡梦琳心里十分焦急。她与施工队反复协调,终于说服他们将工作时间延长至23时,她自己则打着手电筒在旁边给工人照明。自来水管网改造施工时,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蔡梦琳经常盘起长发、挽起袖子,拿着铁锨跟工人们一起挖沟,汗流浃背也不在乎。村里进行道路硬化工程也遇到不少困难,道路修建按照图纸施工,修到村民家门口,有的村民却不愿破拆自家的台阶。蔡梦琳耐心地入户做工作:“大娘,人家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是过上好日子的第一步。再说,您一出门就是‘康庄大道’,心里也痛快不是?”就这样,村民被这个闺女似的村支书暖了心,在她的劝说下配合施工。
成为群众贴心人
“一肩挑”是整个村子的“大家长”,不光要带着村民往前奔,还要关照那些暂时遇到困难的人。疫情防控期间,蔡梦琳组建起一支志愿服务队,根据村民需求,到超市购买米、面、蔬菜等必需品,为大家送货上门。对于居住在本村的医护人员的家属,她也主动嘘寒问暖,为“白衣战士”解决后顾之忧。
蔡梦琳的工资并不高,但如果看到谁家遇到了难处,她都会自掏腰包,帮助解决燃眉之急。看望孤寡老人时,她会帮老奶奶梳头,为老爷爷捶背,温暖他们孤独的心。肢体残疾的村民李大哥独自一人居住,不慎摔伤,蔡梦琳帮他跑前跑后。李大哥康复后,蔡梦琳又替他办理了保险等事宜,发动大家共同助其渡过难关。
村民间产生矛盾,这个年轻的“大家长”也会出面调停。这家的老太太生活节俭,烧废旧衣物引火做饭却污染了环境,引起邻居不满,蔡梦琳向老人家耐心讲解,直到对方心平气和地认识到错误;那家婆媳不睦,蔡梦琳苦口婆心地两边劝,劝导婆婆要将心比心,体谅媳妇的不易,告诉儿媳年轻人要拿出风度,给孩子做好榜样……
在蔡梦琳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镇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坑洼的土路消失了,平整宽敞的水泥路映入眼帘,出行条件得到彻底改善;路边安装了100多盏太阳能路灯,乡村的夜晚不再黑暗;拆除了200多座户外旱厕,修建了9000多平方米的广场,闲暇时光村民就在这里跳起广场舞,自发组成的秧歌队也扭起欢快的秧歌……
蔡梦琳说,她的下一个目标是村庄绿化,要让村子绿树成荫、百花盛开,变成“花园村庄”。她还积极联系各类帮扶项目,引进技术性工程,要让村民日子越来越富裕,在幸福之路上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