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一句歌词,把人的思绪带上高原,仿佛闻到了青稞和酥油的芳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很好吃,很健康,很期待。可是每周只能吃到一次。”在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的一所寄宿制小学内,同学们对青稞饼非常喜爱。
这种供应给学生的青稞饼,是托岗黑青稞品牌的一种产品,品牌的负责人叫俄周。
家住阿坝县的俄周,对青稞的芳香再熟悉不过了。“要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家乡的青稞!”这个小时候的梦想,陪着俄周走过了少年时代,也支撑起了他的事业——他现在是托岗黑青稞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正带领团队把青稞带下高原。
俄周是个典型的高原汉子,红色的脸庞,宽阔的肩膀。身为一个藏族同胞,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这得益于他在西北民族大学里的努力学习。俄周回忆,刚上大学时分不清“宏观”和“微观”,把“会计”读成“绘计”,听老师讲课脑子里一片空白……为了学好普通话,他干脆搬到汉族同学多的宿舍里。室友们带着他在大街上“数门头”——挨个去读各个商铺的招牌,以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就这样,他坚定信心学会了说普通话。他说,学好普通话让他见识了外边的广阔天地,帮他融入了外边的庞大市场。
青稞是高原作物,一般生长在海拔3000米到4200米之间,尤其以黑青稞的品质最好。近年来,阿坝县不但把黑青稞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吸引了一批企业投资,把青稞从第一产业发展到了第二产业。
奶茶、月饼、饼干、挂面、方便面……俄周团队所经营的托岗黑青稞品牌,包含了30多种青稞产品,在去年实现了1000多万元的生产总值。“去年收购了300吨原料,今年翻一番。”俄周对未来很有信心。公司创造的就业岗位中,有九成招收的是本地人,在过去支持了扶贫攻坚,在现在促进着乡村振兴。
“健康已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需求。高原黑青稞没有污染,这是我们的优势。”面对未来,俄周充满信心。他认为,在追求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高原天然黑青稞一定有发展前景。
然而,青稞生长在高原,想下山来不容易,没有广泛而有效的销售渠道是不行的。俄周原有的团队缺乏外边大市场里的人脉,难以打开更大的销路,急需新的力量支援。就在此时,邹凌书记来雪中送炭了。邹凌是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的党支部书记,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深厚的人脉资源。他经常深入高原,为当地群众带去帮扶的温暖和物资的支持。邹凌在阿坝县了解到俄周团队的困难后,主动提出了帮扶,让高原乡亲们心里有了更多的希望。
邹凌和俄周,有一个共同的“青稞产业同心圆”志向——阿坝县是一个小圆,阿坝州是一个中圆,全中国是一个大圆……按照这个战略,他们要把加工厂建到平原去,让来自高原的青稞食品走向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在他们的共同理念里,高原不只意味着海拔高,还代表着“高品质、原生态”的有机健康食品。
“要在这里实现乡村振兴,要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富裕,关键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邹凌表示,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党建引领聚人心、兴产业、振乡村,是解决发展问题的首要思路。“在工作中重视发挥党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党建引领的效果往往更明显。”邹凌说,干正事就会升正气,群众的发展就会顺利。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迈尔玛群众的生活正在变好。邹凌和俄周商议,还要进一步改善村民们的生活,比如计划为村里的老人提供免费餐。
高原冬天冷,看到孩子们洗校服冻红了手,邹凌感到很心疼。身为企业家的他个人出资,为当地673户村民每家捐赠了一台洗衣机。由于当地特殊的条件,这批洗衣机还是向海尔公司定制的,价格比一般的洗衣机还高。
“效益如果好了,可以招更多人,解决更多群众的就业问题。”俄周说。他们的思路,不是简单的追求企业盈利,而是同时考虑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帮助当地群众提高生活水平。有一次防疫封控了23天,俄周毫不犹豫地为无法上班的员工们发放了工资。他认为,企业应该成为职工的防波堤,在群众困难的时候要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他还设想,有条件时适度提高青稞的收购价格,以这种方式让利给群众。而他个人,还资助着30个大学生。他从自身经历知道,学好文化是振兴家乡的希望。
“人来到世界上,要做有意义的事。”俄周的话很简单,却说出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俄周做的有意义的事,是发展青稞产业带动家乡发展。邹凌做的有意义的事,是动员多方力量帮助高原发展。当地群众做的有意义的事,是建设美丽家乡推动社会进步。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有意义的事正在越做越好,越做越有实效。
高海拔、高品质、高价值,高原的青稞声名远播,给当地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希望。这里的各族同胞都希望,青稞产品能卖到大市场、卖出好价格,得到与其品质相符的品牌地位。这个目标,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努力,需要当地企业的努力,需要邹凌和俄周们的努力,更需要广大爱心人士的努力。高原上的人们都相信,青稞香,能香到海角天涯,青稞甜,能甜透万户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