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以来,今夏经历了大范围持续高温“烤”验的甘肃,迎来“立秋”以来第二场大范围强降水过程,由于前期在陇中东地区形成的高温高湿气候环境,冷空气的入境激发雷暴、大风和强降水等并发天气现象,不仅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省会兰州城区还出现了罕见的雷暴现象。
18日凌晨,轰隆的雷鸣声和夜如白昼的闪电,将不少兰州市民从睡梦中惊醒。当地不少网友称“如此震撼的雷电现象,实属罕见”。
(资料图)
兰州中心气象台18日上午继续发布甘肃省强对流黄色预警称,预计未来24小时,定西、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甘南等市州局地及临夏州南部、白银市南部有雷暴,其中,多地有短时强降水,需注意防范。随后,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蓝色预警,提醒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夏季一旦有持续高温高湿环境,冷空气进来就会激发对流性天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雷暴天气。”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傅朝18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17日夜间,冷空气自河西走廊东移南下,在凌晨3点进入白银市西部、兰州市西北部,于是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对流性天气,并伴有大风、雷电等活动。
据了解,“高温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今年入夏以来,甘肃主要气候特征。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向气候干燥的该省,今年出现了“高湿”盘踞的现象。以兰州为例,过去32年的高温日期间,平均相对湿度为42.9%,而今年高温日期间平均相对湿度为57.2%。
傅朝说,17日兰州的最高气温不过33℃,但湿度特别高,体感非常闷热。冷空气入境后,加之河谷地带有更好的高温高湿条件,于是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对流性天气,并伴有雷电活动。此次降水量已达34毫米,这对于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的兰州来说也并不多见。
傅朝分析称,虽然夜间在户外活动的人不是很多,但雷暴天气还经常出现在白天,这对户外作业或户外活动的人群都有很大风险。雷电有时会对地面凸起物产生放电现象,因此有雷电发生时,应该避免站在周围都比较空旷的地带,切记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更不能在足球场等空旷地活动。
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省面积约76%,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严重制约着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傅朝表示,今年整个北半球的高温带分布特别广,包括西北地区东部整个是一个高温带。甘肃在寻常夏季也经常有37℃以上的高温,但由于今年持续受内部气流为潮湿、闷热的副热带高压作用,长时间、大范围的高湿现象还是比较罕见的。
据了解,7月21日以来,甘肃高温过程累计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该省河西大部、陇中北部和陇东南大部地区累计高温日数在5至15天,局部地方旱象露头并发展。
傅朝称,前期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导致甘肃尤其是河东地区温度比较高,在后期的影响主要是干旱。随着主雨季(7、8月)过去,后续的持续降水补充,或已不足以规避干旱危害。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