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
从审查名单来看,药明巨诺CAR-T疗法瑞基奥仑赛“入围”新版医保目录申报名单,而去年备受瞩目的复星凯特CAR- 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在进入初审名单后,并未进入正式谈判环节。《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此次,阿基仑赛注射液也未在其中。
复星凯特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CAR-T产品属于个人定制的活细胞药品,产能受限,外加对冷链运输要求比较高等因素,企业经过慎重评估,根据医保的属性和定位,认为CAR-T产品目前进入医保的难度比较大,今年暂不参加纳入医保的申请。
【资料图】
进入“国谈”
CAR-T疗法又叫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8款CAR-T疗法获批,其中在国内上市的CAR-T产品有两款,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倍诺达)。2021年6月、9月,复星凯特的奕凯达和药明巨诺的倍诺达分别获批上市。
背负着“天价药”“一针治癌”“抗癌神药”等标签,CAR-T产品能否进入医保一直备受关注。
去年11月,来自复兴凯特价值120万元一针的CAR-T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但并未进入医保目录谈判环节,由此引发热议。而今年,该款产品并未申请纳入医保。
9月17日,在国家医保局最新公布的《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中,药明巨诺每支定价129万元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顺利“入围”。
药明巨诺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开具了77张瑞基奥仑赛处方,完成64位患者的回输。上半年,瑞基奥仑赛毛利率已增长至35%,收入约为6600.7万元人民币,毛利约为2313.1万元,收入来自基奥仑赛注射液,该产品于2021年9月1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产品上市后成功实现商业化。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和《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分为企业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谈判竞价等环节,形式审查只是其中之一。通过形式审查,表明该药品有资格进入下一步的专家评审环节。只有顺利通过目录调整的所有环节,才能最终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国家医保局指出,今年,有一些价格较为昂贵的药品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仅表示该药品符合申报条件,获得了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资格。这类药品最终能否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需要进行包括经济性在内多方位严格评审,通过评审的独家药品要经过谈判、非独家药品要经过竞价,只有谈判或竞价成功才能被纳入目录。
复星凯特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CAR-T产品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治疗效果,但是现阶段国内已获批上市的适应症仅适合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面向的患者人群相对较少,而我国医保定位是保障基本民生,最终是否能被纳入医保是由药物经济学、临床数据和效果、医保特点和总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高值高价药品能否进入医保会有个较长期的过程。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保的定位是“普惠、保基本”,天价CAR-T疗法属于消费医疗,短期内进医保希望不大。
如何可及
国金证券认为,未来随着各种原材料的国产化、制备效率的提高以及制备数量的上升,细胞治疗产品的成本与价格将会有大幅下降。此外,各类保险产品的介入也会提高其可及性。
尽管CAR-T疗法能否进入医保,目前尚不得而知,但两家企业已经开始商业保险的探索。
据半年报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药明巨诺的倍诺达已被列入 52个商业保险产品及28个地方政府的补充医疗保险计划。
药明巨诺表示,为了进一步帮助患者缓解医疗压力,我们将继续与创新支付平台合作,这些公司能够向以倍诺达作为治疗手段的潜在接受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或抵押贷款。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多层级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合资格接受倍诺达治疗的患者的负担。凭借我们显着的疗效、精确的策略及强大的商业化能力,我们有信心倍诺达将在中长期内惠及更多患者。
上述复星凯特相关负责人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药品可及性方面,复星凯特积极与多方开展合作,通过扩大治疗中心覆盖、适应症拓展、推动商业保险、城市惠民保等创新支付手段等,提高药品可及性,努力惠及中国更多淋巴瘤患者。
她进一步指出,目前,阿基仑赛注射液已经被纳入超过50项商业保险,52个省市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保险(惠民保),今年二季度以来,宁波的“天一甬宁保”、杭州的“西湖益联保”、重庆的“渝快保”、北京的“京惠保”等都有CAR-T治疗的赔付案例。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淋巴瘤患者用得起CAR-T产品。
“提高CAR-T药物的可及性,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一是,药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本增效;二是,不断批准新的同类产品上市,增加市场供给和竞争;三是,实行政府指导价,纳入政策性价格谈判,开展替代方案科研攻关等。”邓之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