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2022年,我国金融业持续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引领,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融资总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成本明显下降的良好金融环境。从京津冀地区来看,三地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为京津冀地区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同时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明显


(资料图)

服务国计民生是金融永不褪变的本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永续发展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金融机构持续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引领,积极承担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使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助力国家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金融业在监管引导下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不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持续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政策层面,我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在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同时,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年内累计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两次下调政策利率(MLF利率),带动LPR报价降低。此外,支持受困主体纾困、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纾困房企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揽子举措加快实施,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金融机构持续增加资金投放总量,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1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264.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3.9个百分点;1月至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1万亿元;1月至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

总量扩大的同时,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银行等机构对重大项目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快速扩大。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延续了年初以来的较快下行势头。

此外,金融机构助力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达到4.48万亿元,服务301家企业实现境内首发上市,承销(管理)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乡村振兴债券、民营企业公司债券规模快速增长。

二、京津冀地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2022年,金融机构积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

从京津冀地区来看,三地金融机构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余额超过3万亿元。雄安新区金融资源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超过80家,人民银行雄安新区营业管理部(外汇局雄安新区分局)挂牌成立。三大攻坚战金融协同优势显现,出台协调机制支持河北省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建立防范重大金融风险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京津冀绿色金融发展,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水平快速提升。此外,持续推动三地自贸区金融改革和扩大开放各项创新试点落地实施。总体上,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北京市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为首都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持续增强。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04万亿元,同比多664.4亿元。截至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4万亿元,同比增长9.2%,保持上半年较高增速水平,比年初新增7950.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二是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截至9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7%,连续5个月保持30%以上增速,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2.9%,均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三是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向实体经济让利规模大幅增长。9月份,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24%,同比下降71个基点,创历史新低。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披露数据显示,通过贷款利率下行,北京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307.8亿元,是2021年全年的1.5倍。

天津市金融机构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金融服务提能、提速、提效,为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一是持续扩大融资规模,有效提升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天津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余额6.53万亿元,同比增长5%;1至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8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稳定增长,10月末,贷款余额4.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12亿元。二是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对基础设施、制造业、科技创新、农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10月末,天津市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增长16.3%,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分别增长13.3%和26.5%,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三是助力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持续落实金融“减费让利”支持政策。1至10月,天津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5%,较LPR改革前下降0.89个百分点,按2022年新发放的贷款规模测算,已向企业让利超百亿元。四是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更加有力。协同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制定实施“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推进“京津冀征信链”建设,边申边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河北省金融机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融资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全力保持信贷投放稳定增长。2022年11月末,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708.4亿元,同比增长12.1%,较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745.6亿元,同比多增1212.9亿元。从12月份监测的情况看,河北省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进度快于往年,全年信贷增速将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二是精准发力,不断加强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11月末,河北省制造业贷款余额10154.5亿元,同比增长9.4%,较去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1290.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普惠小微贷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54%,18.1%。三是持续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1至11月,河北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5%,较2021年全年下降1.13个百分点,减少利息支出约118亿元。四是河北金融系统将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金融核心工作之一,扎实推进服务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京津冀三大率先突破领域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金融服务工作。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