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市召开2023年地方两会,公布了2022年GDP增速的初步统计结果,并对2023年及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作出安排。
据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2年重庆市GDP增速为2%,低于年初预期目标,但面对2023年,重庆提出的增速目标为6%,高于2022年5.5%的目标,且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重庆还将“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
此外,重庆计划实现GDP两个万亿规模的跃升,即从2022年末的2.9万亿左右,到2027年依次突破3万亿、4万亿,实现两个万亿级跃升。对重庆的经济发展布局,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邱冬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2年重庆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的表现,反映出其产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优势,以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重庆要实现“万亿级”经济总量的突破,其关键仍在于找到更多的经济增长动力源。
(相关资料图)
2022年GDP增速创新低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日前已召开2023年地方两会的23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仅有重庆、黑龙江、海南的GDP增速目标高于2022年预期,另有16省下调预期增速。
就重庆而言,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GDP增速目标是5.5%,2023年提出的目标是“增长6%以上”。
据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6%的预期目标,考虑了2022年经济的低基数,兼顾了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需要,与重庆市增长潜力相适应,体现了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要求,有利于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但需要直面的是,2022年重庆仅2%的GDP增速,创下该市直辖以来的新低,即使是有疫情发生的2020和2021年,重庆经济增速仍分别达到3.9%和8.3%,且在2022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增速依然达到3.1%。
这表明在2022年第四季度,重庆经济增长遇到阻碍。据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2022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如遭遇了抗疫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高温干旱天气、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资源紧张,困难和压力超出预期。此外,对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部分指标未达到预期。
对上述情况,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称,“既有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也暴露出我市发展中面临的居民消费、文旅消费尚未完全恢复,民间投资预期不稳等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包括:居民消费、文旅消费尚未完全恢复,民间投资预期不稳,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超大城市治理面临不少挑战;文化软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社会治理有待加强;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经济金融领域存在风险隐患;政府系统少数工作人员能力作风与现代化建设要求还不够适应。
邱冬阳认为,重庆经济增速在第四季度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打乱了经济发展的节奏,尽管重庆在努力恢复发展势头,但从客观规律角度看,“利好的变化要从生产端反映到统计数据上,或要在2023年一季度才会显现”。同时,他认为,这也反映出重庆经济增长的韧性还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的现状。
4万亿经济总量如何实现?
尽管2022年的经济增速遭遇滑铁卢,但面对2023年重庆仍表现得信心十足。重庆2023年的经济增速目标是:GDP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同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0%、6%、3%。
除谋定了2023年的经济增速目标外,重庆还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2027年,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重庆GDP突破1万亿的时间是2011年,2017年突破两万亿,目前外界普遍预期在2023年左右其GDP将超3万亿,如按照上述表述,则重庆将利用4年时间,实现一个新的万亿GDP总量的跃升。
从北京的GDP增速看,GDP从3万亿到4万亿的突破,是2018年到2021年,上海则是2017年到2021年。重庆从3万亿向4万亿迈进的目标,与北京和上海两市相仿。
邱冬阳表示,经过初步测算,重庆GDP要进入4万亿俱乐部,其年均增速要达到7.5%左右,“这体现了在新发展理念下,重庆的担当作为与敢拼搏的精神。”
但关键问题在于,从3万亿到4万亿,重庆再谋“一个万亿级”经济总量突破的背后,其动力源在哪里?
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揽子的方案。在促进投资放量上,将加快基建投资、加大产业投资、稳定房产投资等;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将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恢复回暖等;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等。
另一方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加快建设也被认为的一项重要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重庆提出,加快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除推动重庆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外,还提出深化都市圈各地区合作,支持隶属四川省、毗邻重庆的广安市打造为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并加快川渝高竹新区、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此外,2023年还将推进川渝全域联动发展。加强双城合作、双核联建,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成渝高速公路扩容等标志性工程等,还将加强双圈互动、两翼协同,依托成渝高铁、渝遂铁路等交通廊道,联动内江、资阳等地一体化发展,促进重庆都市圈与成都都市圈高效衔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同期召开的2023年四川省两会透露,2022年四川省的经济总量超过5.6万亿,并提出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再跨三个台阶,到2027达到8万亿的预期目标。届时以此计算,川渝两地的经济总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
邱冬阳建议,尽管投资仍然是重庆未来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但重庆还应该找到更多动力源。
第一是加快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目前产业和金融结合紧密,重庆应该推动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上有更大的突破”,他表示,“二是推动重庆建设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人才高地,使得人才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之一,第三是继续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包括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发挥在各自领域的更大作用,第四是加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发展,如守住汽车作为重庆传统强势产业的地位,这也是提升重庆经济韧性的一个方式,以更好的应对未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对重庆发展造成的潜在影响”。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