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并提出十五大行动54项具体措施,坚决把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扭住碳排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点产业、领域转型提质
《方案》提出,深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打造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低碳产业方面则重点提出大力发展包括加快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和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制定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大湾区氢能产业高地。
《方案》还提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对于工业重点碳排放行业,提出重点推动钢铁、石化化工、水泥、陶瓷、造纸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助推工业整体有序达峰。
针对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交通运输方面,要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完善基础设施网络,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构建能源绿色体系
《方案》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具体而言,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新能源方面,《方案》提出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规划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项目开发等措施,并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有效控制新增石化、化工项目,加快交通领域油品替代,保持油品消费处于合理区间,“十五五”期间油品消费达峰并稳中有降;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支持区域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方案》提出积极扩大省外清洁电力送粤规模,到2030年,西电东送通道最大送电能力达到5500万千瓦。
科技创新赋能碳达峰
为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有效动力,《方案》提出聚焦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绿色低碳技术制高点。
具体包括强化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布局,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交叉融合研究;强化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等新能源技术创新;建立绿色技术推广机制,深入推动传统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和5G等新基建、建筑和交通等行业节能降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工艺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动核电、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在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场景以及交通、建筑、工业等不同领域的示范应用。
为提升低碳科技创新能力,《方案》还提出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省级绿色低碳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发展。
发挥绿色要素交易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方案》提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用好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并特别提出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开发碳排放权等绿色低碳期货交易品种。
电力交易等市场机制方面,深化能源电力市场改革,特别是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完善的“中长期+现货”“电能量+辅助服务”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多元辅助服务,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
此外,为兼顾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减排潜力差异,《方案》还提出坚持全省统筹、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引导各地制定科学可行的碳达峰路线图和时间表,梯次有序推进各地区碳达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