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业等“硬工业”富集的地区,重庆近年来“以硬生软”,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其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当前,一大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在重庆集聚落地,相关产品及技术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为制造业赋能作用凸显。
“以硬生软”促“软信”企业崛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既是新兴产业,又链接着汽车、电子等先进制造业,对经济转型大有裨益。锚定这一产业发展方向,2022年7月,重庆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软信”企业上万家,并出台系列配套政策。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软信”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2022年就新增500余家;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落户不到一年,孵化出7家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产业化公司。
2月中旬,在工信部公布的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中,重庆有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转炉炼钢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等多个项目入选。
“这是我们深耕钢铁行业的结果。”中冶赛迪信息相关负责人说,转炉是炼钢工序中最重要、难度最大的工艺之一。公司通过融合转炉生产“点”“线”“面”数据,开发多个核心工艺模型,实现转炉工序关键信息可视化、异常预警等,持续改善转炉工序技术经济指标,这一解决方案已应用在多家钢厂。
记者了解到,重庆工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可带动“软信”企业渗入制造业生产、研发、销售等各环节。近年来,重庆吸引工业互联网企业纷至沓来,迄今已有15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渝布局。
“我们依托完备的工业门类‘以硬生软’,助力‘软信’产业加速奔跑。”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2022年重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303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全年新增“软信”企业3500余家,累计已达3.5万家。
多举措护航打造产业生态
培育“软信”产业,重庆不光有制造业优势。近年来,政府部门还着力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助力打造产业创新生态。
“公司主打区块链技术,但最初场景落地不顺,发展面临困难。”重庆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庆妙说,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了解到企业业务方向上的困难,牵线为公司匹配了建筑资源管理业务应用场景,公司随之打造了渣土车管理系统,获得用户好评。围绕碳排放前沿领域,公司随后又研发了相关软件平台,可助力企业开展碳排放监测、优化。由此,该公司发展不断提速。
受益的企业还有不少。如两江新区依托先进制造业集群,挖掘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应用场景清单责任部门与供给能力目录有关企业对接,累计实施了上百个“软信”领域的场景应用项目,有力引育企业、带动产业。
迄今为止,重庆还打造了36个重点软件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撑企业技术研发。就在近期,中冶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20多家企业,设立工业软件云创实验室,将聚集重庆工业软件领域智力资源,协助工业企业攻关软件开发难题。
此外,政府部门还梳理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链技术图谱,围绕关键技术难点开展“揭榜挂帅”:由工业软件企业“揭榜”,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产品。
“公司揭榜了‘面向机械制造行业产品精度设计及仿真优化软件开发’项目,获得600万元扶持。通过开展协同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将进一步助力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设计。”重庆诚智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尚成说。
“反哺”制造业转型发展
在重庆禾裕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线,无人机械手臂来回挥舞,笔记本电脑零配件不断在生产线上流转。公司负责人说,厂区内注塑机、机械手等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深度集成融合,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行业领先的大型企业,到海量的小微企业;从传统的钢铁及汽车制造等行业,到先进的通信技术行业……得益于“软信”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供应日渐丰富,一大批重庆工业企业聚焦生产经营中若干痛点,加快引入“软服务”。
在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仓库,过去“笔记手抄”的传统管理方式,提升为信息化操作,效率大大提升。“我们的产品品类达上千种,仓储管理千头万绪,效率一直不高。投入十几万元完成信息化系统布局后,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世华说。
近年来,重庆累计推动11.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累计实施48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提升58.9%,一大批企业华丽转身。
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制造业优势,重庆将继续锚定工业软件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