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第六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上表示,甘肃在能源结构降碳、生态系统固碳等方面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如何把减碳的压力变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值得关注。
贺克斌表示,要实现全中国的碳中和目标,估算大致需要解决100亿吨的二氧化碳的问题,碳减排路径大致可分为资源增效降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市场机制容碳五个方面。
“能源结构这部分是最大的一块,我们国家的战略是‘先立后破’。‘立’的信号现在非常强,2020年以来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风光装机量都出现倍增式的发展,在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贺克斌说。
【资料图】
贺克斌介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装机国及产品生产国,2022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量占世界新增风电装机量中的49%,预计2023年中国风电产品制造约占全球的60%。中国技术也在引领世界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
在光伏方面,从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最高国家,2022年中国光伏装机393GW,占全球37.32%。中国多晶硅产量、光伏组件产量及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到了欧洲、日本、印度、越南等地。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全球和我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占比与装机容量将迅速提升。”贺克斌表示,支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我国风光资源量是丰厚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已成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整个西部是一个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甘肃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的潜力跟2022年全省的用电来比,分别都是它的十几倍、几十倍的关系。”贺克斌表示,甘肃是可再生能源资源大省,这不仅能支撑甘肃发展,未来还可以通过输电支撑全国发展。
“未来如果说随着碳市场碳价的提升,绿电的价格也会有相应的发展,这个发展会对甘肃带来哪些更新更多的发展机遇,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贺克斌说。
关于生态系统固碳方面,贺克斌表示,2000年至2020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碳汇呈波动增加趋势。甘肃的生态建设不仅是投入,未来在碳汇进入交易市场,并且价值越来越高的时候,这也是非常值得挖掘的潜力。
贺克斌表示,根据IIASA研究报告,全球范围内可以看到,2010年至2050年全球实现2度、1.5度温控目标的每年平均投资额分别为2.5万亿美元和2.8万亿美元,累计总投资分别为150万亿美元和168万亿美元。根据清华大学的预测,为实现2.0和1.5温控目标,中国2020年至2050年总投资需求将达到127万亿和174万亿元。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将来在‘双碳’领域,如果你的技术落后,高碳甚至于技术出现代差,也会在经济领域挨打。如何把减碳的压力变成高质量发展动力,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贺克斌说。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