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阳光普照”式购房补贴政策来了!
4月22日,南通市通州区印发《通州区稳定就业企业职工购房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对区内企业稳定就业职工购买区内首套新建普通商品房的,最高给予房款总额2%的购房补贴。
近期,各地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密集,给财政补贴已屡见不鲜,但大多在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生育等方面有要求。而通州区这次政策的受益范围比较广,除了“在区内注册企业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满12个月”,无其他附加条件。
只需区内企业就业社保满12个月
通州区的这次财政补贴条件非常宽松,根据该《通知》,补贴对象为在区内注册企业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满12个月、在区内购买新建首套普通商品房的企业职工(符合享受人才引进购房补贴政策的除外)。
补贴的标准主要分为三档。按照企业职工所购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宅的房款总额(以开发企业出具的税务发票为准计算,不含储藏室、车位、车库、阁楼的价款)和房屋面积计算,90㎡(含)以下给予房款总额1%的购房补贴;90㎡—144㎡(含)给予房款总额1.5%的购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双职工家庭(直系亲属购房人)购买144㎡(含)以下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宅,给予房款总额2%的购房补贴。
按照《通知》,此番补贴范围是2022年3月21日至2023年3月20日期间内,在区内购买首套新建普通商品住宅。其中,购房时间范围认定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时间为准。家庭首套购房认定为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购房时无商品住宅不动产登记记录、无商品住宅网签合同备案记录。
根据安居客平台监测数据,南通通州当前在售楼盘23个,4月新房均价14157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36%。而通州去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该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了21.9%。
今年已超70城“稳楼市”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22年以来已有超70城先后从限购、限贷、限售和购房补贴等方面出台楼市松绑和促进政策,郑州、哈尔滨大连、南京、宁波等二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郴州、丽水、菏泽、赣州、安顺等三四线城市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下调房贷利率等方面入手促进居民合理住房需求释放,绵阳、常熟、通州等地则给出不同形式的购房补贴。
放宽限购条件、降低置业门槛成为优化调整楼市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例如,衢州市此前发布的政策称,非衢州户籍家庭、个体工商户及由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企业,视同衢州户籍家庭执行相关购房政策,不受“需缴纳12个月社保或个税且仅能购买1套”的限制。
降低首付款也是调整优化楼市政策的重要方向。例如,4月14日,湖北省宜昌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力度,首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除放宽限购条件、降低首付款比例外,多地下调房贷利率也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另外,在近期密集出台楼市优化调整政策的三四线城市中,已有不少城市将着眼点放在支持产业发展和吸引人才政策范畴内,或在出台楼市调整政策的同时亦同步发布人才和产业政策。
例如,淮安市委、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向产业领军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基础教育人才、医疗卫生人才等十类人才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常熟市在《常熟市人才购房补贴实施细则》中也表示,为加快聚集海内外人才,全力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对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等,购买新建商品房按购房发票价给予1%优惠等。
中信证券:政策将继续发力
除了各地“因城施策”的具体优化措施,宏观层面来看,稳地产的要求也继续加码。
2022年4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
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要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
中信证券表示,疫情导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复苏时间推迟。企业主体信用风险仍在继续发酵,房地产产业链投资依旧面临下行压力,大多数城市的土地市场十分冷清,这都在推动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我们相信,二季度仍将是政策集中发力期”。
开源证券也称,市场恢复仍需时日,后续政策面预计持续友好,更有效的政策组合有望相继出台。本轮供给侧改革,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房企经营模式。对那些管理能力优秀、财务风格稳健的房企,具备更强的经营效率,实现长期的市场份额提升与内在价值增厚。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1-3月商品房销售数据来看,整体仍比较低迷。
2022年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8%,环比增速下降4.2%;商品房销售额2.97亿元,同比下降22.7%,环比增速下降3.4%。从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27.7%、-11.8%、-16.9%、-33.9%。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