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能自给自足,余电还能“上网”的“零能耗小屋”,到能源自给率达112%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再到实现碳中和的“零碳”社区商业示范项目,近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依托自身绿色发展基础,在打造“零碳”示范项目的同时,加快推进“零碳”示范单元体系标准制定,为全国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实现“零碳”排放的成果和经验。

下好“零碳”探索先手棋


【资料图】

屋顶布设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的绿色建筑、随处可见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座椅、装有树叶状节能灯的低碳超市……作为天津“零碳”社区商业示范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第四社区中心里,智慧低碳的印记扑面而来。

今年初,权威第三方核查机构对该社区中心碳排放量进行了科学核算,预估其在2021年12月10日到2022年12月31日将产生513吨碳排放。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运营该社区中心的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从积累多年的“碳账户”中注销了513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用以抵消该社区碳排放量,使得这里率先实现了预先“零碳”目标。

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磊介绍,“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排放量,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碳汇、减少碳排放实现等量抵消,从而达到碳的净零排放。

事实上,这并非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首次“零碳”探索。目前还有已经建成能源自给率达到112%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用能自给自足且能向电网输出余电的“零能耗小屋”等一系列“零碳”示范项目。

下好“零碳”探索先手棋源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发展理念。2008年,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共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就确定了100%绿色建筑的强制性指标,产业引入倡导“高附加、低能耗“的绿色经济理念,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此外,生态城还建立起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综合可再生利用体系,年减碳量超过5万吨。

“可以说基于良好起点,生态城在国家‘双碳’战略中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也具备了领跑实力。”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说。

建立“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对于‘零碳’目标的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康磊说,实现“零碳”目标,涉及能源、环境、生产方式等众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套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标准体系对于低碳技术推广至关重要”。

今年10月,探索历时近两年的中新天津生态城首套“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下称“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包括《“零碳”社区认定和评价指南》《“零碳”产业园区认定和评价指南》《“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通则》《“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汽车整车制造工厂》,涵盖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诸多领域。

记者了解到,“标准体系”充分借鉴生态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出行、无废城市建设、绿色低碳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明确了控制指标、碳排放量核算、认定评价等核心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零碳”排放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思路下,为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目标,“标准体系”为社区、工厂、产业园区等探索出了一条“低碳—超低—近零—净零”的有效减碳路径,并综合考虑控制指标符合程度与碳排放量核算结果后,对认定对象进行“零碳”水平评级。

促进绿色转型

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季景智慧活力社区将成为“零碳”示范单元标准的获益者。该社区由吉宝置业中国开发建设,目前大量应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热水保证率达到80%以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普遍达10%以上,最高为19.83%。

吉宝置业中国智慧城市的运营负责人王浩表示,未来,社区的各方将继续共同努力,践行《零碳社区认定和评价指南》,在现有减碳做法的基础上,计划通过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智慧用电等技术,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

“我们在《”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通则》这个总纲下,又进行了行业的细分。汽车整车制造工厂作为首个行业‘零碳’工厂标准,后续还将对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其他生态城优势产业‘零碳’工厂认定标准进行补充。”刘旭说。

近年来,我国在减碳、降碳领域取得积极成果。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表示,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按照《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我国还将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

康磊说,中新天津生态城应用自己探索制定的“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将率先推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或“零碳”示范单元,持续为低碳发展、碳中和提供标准样板。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