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发展主要要素的资本、人才、科技、创新等,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中如何协调发展?这其中,技术创新发生在地理上呈现什么特征?能否形成各地区技术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
近日,在经济参考报社主办、金螳螂(002081.SZ)协办的长三角“资本市场热点监管”研讨会上,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郑江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和主体当中,大企业是主力军,小企业是生力军,大学科研机构是“特种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地理维度,可实现地区间技术互补形成的创新区域。
【资料图】
企业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和主体
国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其中,如何解读“创新发展”?
郑江淮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中,对来自世界2500多家公司研发与投资趋势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他表示,“创新发展”指的是“创造性破坏”与创新扩散,是一个“打破均衡,恢复均衡,再次打破均衡”的过程,从“研发”到“生产”,从“技术发现”到“产品发现”。
“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和主体,大企业是主力军,小企业是生力军,大学科研机构是‘特种军’。”郑江淮介绍,在“创新发展”中,产品发现,即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一个市场边界,各地区市场越统一,市场交易成本和交通成本越低,新产品的渗透越广泛。
他认为,新技术研发却有不同的地理表现,依赖于本地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的集聚程度,即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呈现出本地化集聚性越强,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研发人员分布、知识交流距离就变得越来越短,从而呈现出多极化的地理特征,比较密集地集中于少数地区。从区域整体层面上看,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在各地区呈现非对称性分布。
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国家,专利数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均为世界第一,因此在创新基础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郑江淮介绍,高技术产业是以科学为基础的行业,依赖于学科与专业的共同进步,是研发人才密集型行业,无论基于专业还是基于人才的知识交流有内生的需求,地区间技术互补会越来越明显。
我国大型公司创新呈现的比较优势行业现阶段还不是高技术产业,但是高技术产业大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长已经显著快于欧盟,也显著快于日本。郑江淮坦言,我国产业链创新发展中,目前也存在一定问题与风险,主要包括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薄弱导致的中间品来源风险、技术影响力缺乏导致的出口渠道风险、产业导向型技术薄弱导致的内循环体系风险、产业间技术联系薄弱引发的价值链主导权风险等。
郑江淮表示,实现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通畅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进而将关键核心技术融入产业链,实现技术网络向最终产品段延伸。
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驱动高质量发展
郑江淮介绍,创新与研发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溢出,具有强烈的本地化效应。研发人才与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迅速涌入形成紧密的创新集群,为突破性发明创新提供了可能,其所构成的“技术池”为前沿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并不断吸引高科技行业企业的进入。
数据显示,随着本地创新能力的增强,各城市对高技术行业企业的进入呈现强大的引力作用,对低技术行业的企业作用力度则较小。郑江淮认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创新资源得到积累形成本地化创新能力,并不断虹吸创新型企业进入。
在区域一体化分工协作的发展过程中,各行业依照其技术密集度在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呈现梯度式集聚,本地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通过虹吸高技术密集度企业的进入,逐步演变成为该区域内的创新高地。技术创新从技术突破进入技术应用挖掘,不断完善已有核心技术的技术体系、工艺体系和产品体系。
郑江淮认为,区域创新发展中,要吸引发明人才自由流动,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中心建设为首要。其中,发明人才供给和知识溢出是关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地理维度,实现地区间技术互补形成的创新区域,在该区域中存在一个创新中心-外围的格局,技术创新密度要显著高于那些没有形成技术互补的区域,又可视为技术集群。
在创新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应从产业集群导向的政策向技术集群导向的政策转变,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以不断缩小各区域创新体系、各地区技术集群之间差异化程度为导向,努力使得技术集群地区的局部区域高水平的生产率增长带动国家平均水平的生产率增长,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