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陆续公布2022年经济运行数据,最新的全国(不含港、澳、台)GDP十强城市排名出炉。
十强分别是:上海(44652.8亿元)、北京(41610.9亿元)、深圳(32387.68亿元)、重庆(29129.03亿元)、广州(28839亿元)、苏州(23958.3亿元)、成都(20817.5亿元)、武汉(18866.43亿元)、杭州(18753亿元)和南京(16907.85亿元)。
(相关资料图)
根据最新排名,北京仍是十强城市中唯一的北方城市,与上海双双站稳4万亿台阶。深圳继续独占GDP3万亿档。成都首次突破2万亿。全国GDP“两万亿俱乐部”城市扩员至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和成都。
武汉武汉超过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2月1日,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联合发布2022年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湖北省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2022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8866.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5.7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716.6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3.99亿元,增长2.3%。
至此,2022年GDP十强城市排位最终出炉。
从增速来看,十强城市中只有武汉和深圳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武汉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深圳同比增长3.3%。
对比2021年数据,10强城市的GDP排名主要有两大变化:重庆首次超过广州,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城”;武汉超过杭州,重回全国第八。
受疫情影响三年之后,武汉再次反超杭州,重回全国第八,但经济总量与杭州并未实质性拉开距离,两座城市2022年GDP仅相差113亿元。
两座城市各项经济指标不分伯仲,武汉的优势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上,增幅分别比杭州高出4.7个百分点和4.8个百分点,杭州的优势在消费和现代服务业上,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武汉多出358亿元。
实际上,在疫情之前,武汉的追赶对象是成都,2019年武汉距离追上成都仅一步之遥,两城GDP只相差112亿元,三年后,武汉与成都之间的差距已被拉开至1951亿元。
重庆首次超广州,晋升中国经济“第四城”
重庆能够晋升到全国第四,实现历史性突破,离不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视。
去年,重庆规模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75万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四位。特别是规模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近5年平均增长12.5%,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液晶显示模组、服务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去年分别增长1.4倍、40.1%、31.8%、21.4%、19.5%。
为唱好成渝“双城记”,重庆去年加大两地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建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达到354个,水利、城建、铁路、民航投资分别增长28.7%、11.1%、49.0%、34.4%。
近年来,广州频频面对重庆“挑战”,GDP第四城之争陷入胶着。2021年,广州GDP总量为2.82万亿元,位列中国城市GDP排行榜第四名。同期“前三甲”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和深圳市,GDP分别为4.32万亿、4.03万亿和3.07万亿元。当年,重庆GDP为2.79万亿元,与广州的差距仅为300亿元,位列全国第五。
根据两地统计局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重庆市GDP总量为2.08万亿元,略高于广州市的2.07万亿元,差距仅为100亿元左右。
2023年伊始,各地开始发布去年地区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渝穗两地统计局数据,2022年重庆GDP总量为29129.03亿元,而广州2022年GDP总量则为28839亿元,差距拉大到近300亿元。
据封面新闻,需注意的是,渝穗两市经济运行状况差异性较大。首先,由于重庆市国土面积是广州市的9倍,广州的经济密度显然远高于重庆。
其次,广州的第三产业更成熟、更发达。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611.4亿元;同期,重庆这一数字为15423.12亿元。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不到广州的3/4。
第三,2022年,广州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318.31亿元,重庆则达到2012.05亿元。既证明重庆有能力向本地市场供应更为丰富的农产品,同时也说明重庆整体城镇化率相对广州有较大差距。
北京海淀区GDP首破万亿元大关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06.9亿元,同比增长3.5%。海淀区由此成为北京市首个GDP突破万亿元的区。
海淀区是全国知名的科教大区,聚集了北大、清华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从改革春风催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科创企业扎堆的“中关村科技园”,再到覆盖海淀区全域的“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诞生过我国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新的一年,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各地都在火力全开地拼经济。根据各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增速,全国10强城市中今年或有9座的GDP总量将突破2万亿,前五强城市将全员迈入GDP“三万亿俱乐部”。(来源: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新华网、第一财经、每经、封面新闻;整理:方凤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