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创维旗下酷开入局智能投影行业,海信旗下Vidda也拓展智能投影业务;老牌电视企业越来越关注智能投影市场。
(相关资料图)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智能投影市场增速放缓,光峰科技、极米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也下滑明显。目前,行业处于扩张期,乱象迭出;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规范也刻不容缓。
大屏化、场景化是电视企业转型升级方向
智能投影行业越来越热闹,创维旗下品牌酷开入局智能投影行业,还携手京东方打造LCD(液晶)投影解决方案。海信旗下年轻潮牌Vidda也拓展智能投影业务,意味着越来越多电视企业布局智能投影业务。
在这背后是彩电市场近年来持续承压。2022年TCL电子显示业务收入达579亿港元,同比下降9.4%;海信视像智慧显示终端业务收入353亿元,同比减少6.74%。
此外,创维集团智能电视系统产品营收182亿元,上年同期为229亿元。四川长虹电视业务营业收入约135亿元,同比下降约2.27%。康佳集团彩电业务营收50亿元,同比下滑31.19%。
到了今年初,电视市场也难言轻松。奥维云网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销量为744.2万台,同比下降15.7%;销额为226.0亿元,同比下降18.7%。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用智能投影销量达164.1万台,同比增长8.8%,其中家用智能微投销量159.4万台,同比增长7.5%,家用激光投影9.3万台,同比增长37.9%。
与此同时,电视大屏化、场景化趋势持续加强。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65英寸产品销量超越55英寸,成为第一大主销尺寸;大屏化趋势下,75英寸以上产品市场迎来发展期。
“市场上120英寸的电视售价普遍偏贵,并且每当更换租住服务时,电视搬运并不方便,所以智能投影在性价比、便捷性上比较适合有观影体验需求的租房年轻人。”智能投影用户小杜介绍。
产业观察家丁少将认为,电视企业布局投影赛道,一方面电视和投影都是基于视听场景的产品,目标人群有重合度,视听技术可以复用,利于消费者的快速认知和产品的快速面市、迭代。
“另一方面,电视市场近年来持续下行,电视企业布局投影市场,既可以抵御投影企业的市场挖墙脚,同时也可以打造多元增长通道。布局投影并不是电视企业的战略转型方向,只是产品多元化、场景多元化的一个举措,未来电视企业还是要向大显示、大场景方向转型升级。”丁少将表示。
智能投影竞争更激烈,今年一季度增长放缓
“2022年智能投影成为少数规模增长的细分品类,未来几年智能投影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董敏表示。
市场热度高吸引众多玩家涌入,海信、长虹、三星等传统电视企业不断布局,极米、坚果、小米等互联网投影品牌争相进军,明基、爱普生、光峰等传统投影品牌持续加码。汇趣、瑞视达、诺必行、普沃达则凭借价格优势,以价换量抢占低端市场。
智能投影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加剧,长尾效应明显。根据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在售品牌数量超200家,新进与退出较为频繁。
丁少将表示,智能投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投影品牌、新兴投影品牌、传统家电品牌、IT互联网品牌以及上游产业链企业子品牌等纷纷入局,行业处于扩张期的乱斗时代。尤其是1LCD投影市场,品牌格局非常不稳定。
“中长期来看,智能投影市场肯定不会容下数百家品牌,未来随着市场增长降速、技术升级、标准规范,以及巨头产生品牌和规模优势后的强力竞争挤压,行业一定会逐渐回归理性,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在未来两三年加速上演。”丁少将认为。
今年一季度智能投影市场规模虽然仍在上涨,但涨幅已放缓,企业显现疲态。智能投影玩家光峰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减少1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5.5万元,同比减少23.54%。
行业小将极米科技归母净利润更是腰斩,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84亿元,同比下降1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9.38万元,同比下降57.03%。
“2023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消费韧性显现,消费升级持续推进,但疫情对市场的影响仍在,目前仍处于恢复阶段。在此宏观环境下,受用户的审慎消费、对于投影产品的尝鲜心理、新兴渠道红利放缓等多方因素共同影响,2023年开年智能投影行业增幅有所回落。”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揭美娟表示。
智能投影行业乱象不止,电视企业入局能否改变?
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智能投影产品价格跨度大,从几百元到近万元都有。各家企业使用的亮度标准也不统一。例如,爱普生使用ISO标准;当贝、坚果等品牌智能投影产品,采用尚未正式实施的CVIA流明;极米智能投影采用CCB流明。
简单来说,流明越高分辨率越高,成本也越高,售价也越高。目前,智能投影市场售价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主要存在哪些区别?某智能投影技术负责人严钊(化名)表示,虽然智能投影市场发展了近十年,但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和监管,虚标乱象严重。最主要体现在亮度虚标和分辨率虚标两个方面。
“行业一般采用美国标准化协会制定的ANSI流明测试方法,即所谓的九点照度法,按这个方法测试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因为缺乏监管,虚假宣传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处罚,大多数商家都罔顾客观事实,随意拍脑袋瞎标。比如:实际只有1000ANSI流明,敢标3000流明;A厂家宣传2000流明,B厂家就宣传2200流明。”严钊指出。
奥维云网高级研究经理王军认为,目前乱象最严重的是参数虚标,也直接影响消费信心。亮度方面目前有光源流明、ANSI流明、ISO流明以及新出的CVIA流明,不同亮度统计方式,数值显示大小差异较大,导致消费者选购困难。分辨率中“支持”字眼非常有误导性,“支持UHD、支持4K、支持1080P”等,实际分辨率是达不到。此外,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行业企业推出低价低质产品,产品良莠不齐拉低消费信心。
“智能投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亮度虚标、标准缺失、质量参差不齐等,主力电视企业往往有着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视听技术上有较多的积累,对品控水平和品牌美誉度有更高的要求,在售后服务上有相对更完善的体系,因此会给投影市场带来较为正面的影响,但改变行业现状仍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努力,单凭后发入局的电视企业,不可能完全解决行业陋习。”丁少将认为。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