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最后一碗“麻辣粉”如期上桌,“降息”大幕也同步拉启。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并将二者利率分别调降10BP、15BP至1.8%及2.5%。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降息”既是预期之外也在意料之中,是综合考虑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后,积极响应7月政治局会议的有为之举,有助于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推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后续LPR或大概率跟随调降,降准落地也仍然可期。
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三个月内“降息”两度落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次“降息”是在不久前的6月,彼时央行先后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MLF操作利率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调10个基点;叠加本次“降息”落地,三个月内已实现两度降息。
“这主要源于当前经济修复的内生动力还不强、有效需求仍不足,亟需通过降息等政策加快协同发力以强化逆周期调节,提信心、稳预期、稳增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温彬表示,近期公布的宏观和金融数据均弱于预期,尤其是7月社融口径下的人民币贷款仅增加364亿元,表明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同时企业端盈利状况下滑,政府债务付息压力加大,降成本、扩投资和促消费仍为重要任务。
“本次降息落地后,通过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将推动市场利率整体趋于下行,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消费信贷成本;同时,还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与资本市场的活力,提升市场主体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说。
不过任涛也提示,降息或也可能会使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短期内不排除突破极端点位的可能,“不过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相对稳健,政策工具箱足够丰富,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形,这一点市场要有足够信心。”
而从操作规模来看,人民银行15日开展了20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MLF操作;鉴于当日有60亿元逆回购及4000亿元MLF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990亿元,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温彬表示,本月MLF小幅超量续作、逆回购大幅加量投放,主要是为对冲短期税期高峰影响,但由于当前资金面整体延续宽松、资金利率低于政策利率中枢运行、市场杠杆率高企、银行对MLF续作的需求降低等影响,MLF大量超额续作的必要性不强。
LPR或大概率跟随调降降准讨论持续升温
作为LPR报价的定价基础,MLF“降息”之后,业内普遍预计本月LPR也将跟随下行,且1年期、5年期以上品种或分别调降10BP、15BP。
LPR由两部分组成,即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和加点。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MLF中标利率下降,叠加年内银行持续降低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银行在减少加点上也具有一定空间,因此本月LPR下降概率较大。
“7月金融数据表现低迷,此种情况下适度降低各类政策工具利率,引导LPR继续下降具有必要性、紧迫性。下一步,应更好地发挥LPR形成机制改革作用,推动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董希淼说。
回顾上月,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7月20日1年期LPR报3.55%,5年期以上LPR为4.2%;二者均与此前持平。
而与降息相伴,近来市场对降准的讨论也逐渐升温,且落地时点或就在本季度内。
“考虑到后续地方政府债券将会在8-9月集中发行、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也将陆续推进以及当前银行负债成本仍处于高位等多重因素,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银行端负债成本,后续降准或将很快落地。”任涛预计。
董希淼也提到,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仍有一定降准空间,建议近期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如果降准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更好地支持银行保持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持续性。
而除降准降息等手段之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还提到,后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的金融支持,结构性货币政策额度增加或创设新工具均有可能,同时央行或将加快引导推进存量按揭利率的调整,通过多项政策综合发力提振融资需求。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