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注到,今年1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在会议各项要求中,包括“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严把准入关口、严密风险监测、严肃早期干预纠正”。
涉及银行、保险等领域
具体来看,据记者梳理,自4月24日披露今年“1号罚单”以来,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共对16家机构作出处罚,合计罚款金额1.34亿元,涉及银行、保险、信托等多个领域。
其中,平安银行收到上半年金额最大罚单。根据披露,平安银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及其他等方面,监管部门对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其中,总行6073.98万元,分支机构650万元。
同去年同期水平相比,据记者梳理,去年原银保监会对8家机构开出罚单,合计金额达到4.04亿元。其中,建行领到最大罚单,因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管规定不符等,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1.99亿元。此外,民生银行、中国银行、渤海银行、渣打银行等罚款金额均在千万以上。
多家理财公司收罚单
值得关注的是,6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了对平安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的罚单,显示出对行业的严监管态势。
其中,招银理财被处以罚款850万元,罚款金额最高。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招银理财理财业务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二是信息披露不规范。
此外,建信理财被罚款400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同样为理财业务“未能有效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以及“信息披露不规范”。记者关注到,去年上半年,建信理财还曾因为“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不达标”等六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540万元。
记者关注到,从近期披露的罚单来看,信息披露是监管关注的重点之一。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表示,规范理财业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理财展业的合规要求,同时也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举措。苏筱芮认为,在金融营销环节规范披露理财产品相关信息,一是有助于提升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二是基于透明、公开的产品信息来选择合适的产品,能够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权,三是推动理财行业实现正向、良性的健康发展,避免机构因诱导甚至欺诈消费者等行为而扰乱理财市场竞争秩序。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我国资管业务即进入严监管阶段,当前理财公司处于常态化严监管状态中。“常态化的严监管,有利于理财业务规范经营、有序竞争,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薛洪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