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贵州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五年来,贵州民生保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人民群众生活面貌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民生领域亮点纷呈,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工作花繁果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安全指数、满意指数越来越高。今日之贵州,各民族团结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初春时节,走进桐梓县海校街道柏果树社区圣熙鞋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作业。

“来这里上班快四年了,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可以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搬迁群众邓乙林笑着说,公司按小时算工资,多劳多得,平均一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

柏果树社区是桐梓县规模比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有搬迁群众685户2774人,其中劳动力1300余人。柏果树社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就业车间,鼓励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目前已带动就业1100余人,已搬迁入住且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均达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贵州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民生保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人民群众生活面貌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贵州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就业政策,着力扩大容量、突出重点、优化服务、坚持底线,系统推进、聚力攻坚,千方百计地稳住群众“饭碗”。五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59.48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教育是民生之基。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加大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基本补齐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短板,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

民族地区团结进步。贵州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抓手。截至2021年,我省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72个,总数位列全国第5位。邓恩铭故居等11个博物馆(纪念馆)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省先后创建10批1437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各市(州)分别创建示范区(单位)6000余个,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创”的工作格局。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住房安全保障让千万农村群众居有所安的梦想变为现实;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9.44%。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从解决“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贵州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

在贵阳,云岩区7263名民办学校学生分流到区属公办学校就读,享受着公办学校带来的优质教学资源。

在六盘水,民政部门不断加大养老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累计建成能提供全日制托养服务的养老机构8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104家、农村幸福院371家,建设养老床位20328张。

在惠水县,好花红镇以“四个同心”为抓手,引导干部群众把思想观念统一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产业发展兴旺上来,使各族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构筑最美同心圆精神高地。

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国发〔2022〕2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贵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宏伟蓝图——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设一批就业帮扶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支持在贵州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医院提质扩能和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提升基层卫生健康综合保障能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奋进新征程,贵州以实际行动作答,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期待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奏响构建幸福贵州的和谐乐章。(记者 覃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