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天津、河北、北京等多地陆续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签”,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了一道“安全锁”。近日媒体调查发现,由于经济、时间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食安封签”推广进度较慢。(4月19日《法治日报》)

食安封签甫一面世,便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作为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一项创新,食安封签可以在“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外卖食品的保护,降低外卖食品被不可预知的因素污染的风险,提升外卖食品的质量安全系数,给消费者带来更踏实、更满意的消费体验。

没有食安封签,外卖食品以开放或半开放方式流转,由于流转过程涉及外卖餐饮企业、送餐员、消费者等多个环节,一旦外卖食品中出现不该出现的异物,或出现其他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查清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难以精准追究责任。有了食安封签,外卖食品从餐饮服务企业的起点,到送餐员的中间环节,再到消费终点,一直处于闭环运行的状态,如果外卖食品出现相关问题,便可根据食安封签的完好或拆封、破损情况厘清各个环节的责任,并以此消除各方触碰外卖食品安全底线的侥幸心理,倒逼、约束外卖餐饮企业、送餐员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规范服务,管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段责任环节,合力保障外卖食品质量安全,封堵漏洞,降低风险,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推行食安封签制度是好事,但不少外卖餐饮企业在落实过程中态度并不积极,食安封签在一些地方、一些环节出现了落地难、落地慢的现象,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食安封签制度属于倡议性质,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缺乏强制执行力,一些餐饮企业、外卖平台对食安封签的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不愿意为外卖封签付出额外的经济、时间、人工等成本。

要解决食安封签推广进度慢、落地难的问题,把好事办好,有必要把食安封签纳入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增强食安封签的“法律黏性”。各地可通过制定、完善地方法规或规章来明确食安封签制度,在全国层面,立法部门或监管部门也可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修改《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或出台实施细则、法律解释等方式,赋予外卖餐饮企业使用食安封签的法律义务,统一食安封签的格式、标准和完整性甄别方法,规定不使用食安封签、破坏食安封签的法律责任。

应该说,食安封签消耗的经济、时间等成本并不算高——通用封签一条均价仅为几分钱,定制款防水防油封签的价格也只在一角钱左右,而使用封签只是举手之劳,费不了多少事——完全在外卖餐饮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况且,不少外卖餐饮企业还会以收取打包费等形式把相关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如果依托法律法规强制推行食安封签制度,就不难打消企业的成本顾虑,不难突破企业的成本障碍。

同时,监管部门、消协等也应针对食安封签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教育引导外卖餐饮企业、消费者了解食安封签规则,理解食安封签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使用食安封签、监督食安封签的自律意识、主动意识。

前几天,京津冀三地消协联合向外卖餐饮服务企业发出推广使用食安封签的倡议,建议企业施行“一餐一封签”制度,并向外卖餐饮企业赠送500万枚“食安封签”,得到了 30余个品牌外卖餐饮服务企业的响应。这种柔性倡导服务与法律的刚性要求相结合,可以让食安封签制度取得更好的落地效果,值得各地各有关部门学习借鉴。(李英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