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业务能否成为呷哺集团“救命稻草”?
推出凑凑、布局预制菜、出海 呷哺集团一直在赶路
曾经,呷哺集团因主打高性价比模式而在连锁火锅市场和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一定地位,但近年来,随着火锅市场的竞争加剧及社会环境的不可控,呷哺集团的表现开始下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2019年起,呷哺集团开始频繁关闭门店,在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旗下数百家门店面临关停甚至破产的风险。
今年3月29日,呷哺呷哺集团发布2022财年年报,数据透露,呷哺呷哺在2021年已关店两百多家的基础上,又继续关停了84家门店,其中包括81家呷哺呷哺门店和3家凑凑门店。财报同时还显示,呷哺呷哺在去年一整年实现营业收入47.25亿元,净亏损为3.5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41%。
class="image-wrapper">在如此大面积的关店和持续亏损下,呷哺集团受到的打击并不小。但反观同样进行了大规模关店的海底捞,却在年度财报数据中实现了扭亏。或许能从这背后看到市场竞争格局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继续以海底捞为例,2022年海底捞不仅将关停的店重开,优化经营的同时高频率上新产品,全国性创新3次,上架满3个月的区域性新品多达127款。除此之外,还打出了““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营运模式,使得其上一财年仅社区运营收入就达到12.8亿。
可以看到,类似于海底捞、巴奴火锅等竞争对手的出现,逐渐满足了消费者在新鲜原材料、高品质服务、多元化菜品组合、创新产品等层面的需求。呷哺集团也试图用更多元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2022年4月,呷哺集团旗下呷哺食品推出了多款预制菜和微波米饭新品,开始布局预制菜、速食经济、宅经济赛道。此外,还推出了专属外卖品牌呷煮呷烫。
事实上,一直以来,呷哺集团都跟随着市场变化在调整策略。
最初,呷哺呷哺以“一人一锅”的高性价比亲民模式火爆起来,在发展期时,呷哺呷哺的客单价长期保持在30多块钱左右。而“一人食”+“高性价比”的呷哺呷哺本质上更主打一种“快餐式”的火锅模式。
这种定位似乎从一开始就并不清晰。随着后来餐饮行业的不断细分,快餐分得更细、各种地域特色的火锅品牌也开始细分,消费者想快速吃一顿饭或是好好吃一顿火锅时,都有了更优的选择,此时呷哺呷哺就开始失去了部分优势。
因此为了打中高端市场,呷哺集团在2016年推出了火锅茶憩品牌“凑凑”,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凑凑”在2022年的市场环境下,仍获得了近23亿元的营收。
另一方面,呷哺集团也通过出海业务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据财报透露,截至2022年底,呷哺集团已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开出了11家湊湊餐厅,以占比5%的门店数量取得了10%的营收,同店增长达5.5%。今年,呷哺呷哺首店也在新加坡开张。
通过多条腿走路,呷哺集团才在今天保证了自己没有“掉队”。此番推出付费会员制更像是一次将此前所做的事情串联起来的一个方法,五大品牌通用会员卡,不仅是考验用户对呷哺呷哺主品牌的忠诚度、似乎也更是为了检验当下这五大品牌的吸引力到底够不够足,消费者们还在观望,而能否达到那个信心满满的“6亿元”营收,也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