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正式开学,迎来逾千名深港学子,这座学校的最大特色就是“深港融合”。

“这里既招港籍学生,也招内地学生,香港与内地的课程体系将并行且相互交融,不少教师也来自香港,我们致力于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相关负责人李培垭说。

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的成立,正是深港合作不断深化的缩影。近年来,深港两地正迈向全方位和深层次合作。

今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公布,前海合作区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20.56平方公里。“特区中的特区”前海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也是深港合作的新起点。

自2010年设立以来,前海已成为深圳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为紧密的区域之一。截至今年9月,这里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实际利用港资226亿美元,全国首家港资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合资证券公司等均落户前海。

根据方案,前海将着力创新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治理模式等体制机制,深化服务贸易、金融、法律事务等领域的开放水平,进一步拓展深港合作空间。

“前海可以说是我们服务大湾区、海内外业务的创新技术驱动中心,‘前海方案’将全面提升深港金融合作水平,也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提供难得机遇。”香港金融科技公司WeLab汇立集团中国区总裁潘叡说。

而在深港交界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正加速推进。

引进重点项目140多个,涉及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香港6所高校在此布局科研项目;在这里工作的港澳居民和外籍人员超过5000人……2018年以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一系列发展数据令人瞩目。

“我们依托香港高校资源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以深圳为总部研发中心,在佛山、东莞等地组装应用,充分发挥大湾区产研互补优势。”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说。

从前海到河套,深港正合力唱响“海河相会”。“未来,前海和河套将是金融和科研的枢纽,是协同创新的区域,将促进深港两地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潮涌大湾,千帆竞渡。

在交通领域,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顺利实施“一地两检”,香港接入国家高铁网络;莲塘/香园围口岸货检开通,首次采用“一站式”通关模式,大幅提升车辆通关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自从有了高铁,往返香港快捷多了,我在港深两地正式融入了‘半小时生活圈’。”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吴舒景说。

今年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构想,以及“双城三圈”空间格局概念。“双城”即香港和深圳,“三圈”则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促进港深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有助于香港把握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为香港经济寻找新增长点。”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说。

深圳市委大湾区办负责人何新红表示,下一步,深圳将携手香港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谋划更多“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深圳所能”项目,争取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促进深港市场开放、产业协同和政策对接,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文章来源:新华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