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五大险企均已披露开年首月保费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财险“老三家”1月份合计保费为1142亿元,同比增长11.96%。具体而言,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1月份分别实现保费604亿元、328亿元、2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8%、8.2%、12.9%。

相比财险复苏明显,寿险负债端依旧低迷。2022年1月,人保寿险、新华保险五大寿险公司合计保费约为4442亿元,同比下滑0.18%,延续去年的低迷态势。其中,保费规模前三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三家分别实现保费2072亿元、986亿元、55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5.34%、0.6%、1.06%。

寿险行业开年的低迷表现符合市场预期。东吴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险企经营策略的转换使行业“开门红”缺乏驱动力,表现平淡,这也反映行业负债端承压仍未解除。具体分析为以下几大原因:一是消费整体低迷,压制保险需求;二是普惠保险普及对商业保险的持续挤出;三是渠道转型缓慢,监管愈发严格;四是产品供需严重错配等多重因素制约,短期内保费改善空间或仍然有限。

三家寿险首月保费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五大上市险企保费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1月份保费合计达5720亿元,同比仅增长1.86%。具体而言,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072亿元、1365亿元、1155亿元、769亿元、35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1.2%、17.9%、2.3%、3.6%。

五大上市险企开年保费背后,几大寿险公司保费负增长形成拖累。其中,保费规模前三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三家分别实现保费2072亿元、986亿元、55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5.34%、0.6%、1.06%。

一位市场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开门红”新单销售情况不佳,与疫情干扰下销售作业开展困难、经济波动以及保险产品吸引力不足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往寿险业务增长依赖人力的增长,近年来行业代理人规模持续收缩,同时行业转型下代理人整体结构改善不明显,寿险公司当下发展面临困境重重。

寿险业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分析认为,背后主要涉及行业供需两端的问题。在供给端,行业人口“红利”消失,增员环境变难。在需求端,客户基本刚需逐步被满足,竞争逐步进入“红海”。

“预计新单保费受同期高基数、队伍规模下降、保障需求释放较弱以及春节时点提前影响有所承压,续期保费增幅未能填补新单降幅。”开源证券表示,考虑到业务经营节奏受到春节假期影响,预计2月新单价值同比改善概率较低,此外,由于主销产品多为规模型产品,价值率相对较低,新单价值同比或承压,预计2022年1季度各家险企新单价值同比或在-20%至-30%区间。

不过,人保寿险1月保费466亿元,同比增长30.2%。对此,有券商分析认为,中国人保寿险及健康险版块趸交业务持续发力,带动1月新单保费大增,从而领跑同业。此外,新华保险1月保费359亿元,同比增长3.8%。

财险“老三家”首月保费增长11.96%

与寿险业务不同的是,1月份财险上市公司保费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合计保费为1142亿元,同比增长11.96%。其中,人保财险1月保费为604亿元,同比增长13.7%。平安产险、太保产险1月实现保费328亿元、2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12.9%。

“财险板块保费收入同比明显优于此前预期,主要系车险保费同比超预期。”开源证券分析认为,人保财险1月车险保费275.8亿元,同比增长14.5%,同比增速自2021年10月车险综改压力缓解后连续提升,主因或为龙头险企在车险综改后服务、定价、数据优势明显,市场格局优化,车险市场集中度提升所致,此外,新能源车销量提升或一定程度上拉高车均保费。

除了车险业务增速走高,财险龙头非车业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月,人保财险意健险实现保费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5.1%;农险实现保费收入53.38亿元,同比增长16.8%;责任险实现保费收入44.96亿元,同比增长16.9%。

二级市场上,保险板块表现持续低迷,从基本面来看,保险负债端拐点未至之际,多家券商在近期的研报中指出,资产端边际改善或成为下阶段投资逻辑。

平安证券认为,从资产端来看,地产政策边际缓和、信用风险缓释,美国加息预期持续升温、长债收益率或有上行;同时,行业估值和机构持仓均处于历史底部。在当前市场风格切换、避险需求和绝对收益配置需求的驱动之下,短期建议关注资产端改善和低估值明显催化的保险板块反弹行情。据开源证券测算,若长端利率预期回升至3%、地产链条风险化解预期回升,叠加EV增长,估值修复空间有望超过2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