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2022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在会上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就目前看,中国的供给冲击的表现有多样性。建议政策重点既要瞄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也应瞄准通过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为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增收。

对于供给冲击表现有多样性,马晓河解释称,一是新冠疫情暴发并多次反弹持续蔓延,阻断和延缓生产链、供应链,二是多项限制性措施在同一空间同时执行形成的供给冲击,三是国际形势变化导致中国在关键产业链上出现供给瓶颈等。

“经济运行中,多重冲击在同一时段同一空间发生,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是放大效应。”马晓河说,不过应对供给冲击是有出路的。短期看,围绕应对供给冲击,实行稳定化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和减少供给冲击,重点要在突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瓶颈制约上下功夫。

马晓河建议,政策重点应该是瞄准两条,第一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降低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第二是通过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为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增收。

当前中国在收入群体方面我们的政策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但是,目前最大问题是怎么让庞大的低收入群体能通过正常的上升渠道成长为中等收入者。同时,怎么样稳定中等收入群体,让中等收入群体不由于供给冲击突然之间变成低收入群体。让他们在中等收入群体这个频道里稳定成长,让他们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长期看,应对供给冲击困难比较大。”马晓河说,从目标看,要应对供给冲击一定要提高供给的结构适配性,首先要实行新的改革开放,要坚持对外实行适应性改革,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和制度安排,构建命运共同体。同时,对内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减少各级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把各级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约束在法治框架下,赋予国有企业更多的市场竞争中性权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