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探析

青山巍巍、绿水潺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出行……

近年来,吉安县以“生态+”理念融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治山理水,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产业发展新路径。2021年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省绿色低碳示范县等。

“生态+产业”激活全链条价值

一排排光伏板被安装在1.5米高的架子上,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笔者在油田镇学海矿业1号、2号尾矿库看到的情景。

“项目总投资9880万元,设计年发电量2216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营业收入1320万元,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相当于节省8860吨标准煤。”吉安县学海矿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汪忠鹏如是说。

这是吉安县实施“生态+工业”理念的缩影,在学海矿业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已有7家矿山企业纳入绿色矿山试点,另有28家矿山企业进入生态修复阶段。近年来,该县围绕“1+4+N”产业体系,坚持“生态建园、特色立园、产业兴园”,三产比例调整为14.2∶54.3∶31.5,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突破1%,R&D投入占GDP比重达1.6%,吉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同时,该县大力推进“地标富农”工程,挖掘当地优质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绿色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31亿元;在旅游产业方面,积极推动吉州窑景区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丰田园、云天麓谷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点及面,串珠成链,形成一个精品景区引领,一条精致风光带穿城而过,多个乡村旅游点星罗棋布的局面。2021年,吉安县接待游客9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90.8亿元。

“生态+金融”推进全方位创新

在浬田镇江西小牧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笔者看到,鸡棚内设有自动配料机、自动饮水设备、鸡蛋传送带等,自动报警系统对养殖区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预警。

“蛋鸡存栏120万羽,电脑终端的控制面板上记录着鸡舍内光照、饲料投喂、粪便收集的相关数据,我们利用自动处理装置定时将粪便传送到鸡棚外进行无害化处理。”公司总经理夏智明告诉笔者,通过“保险+期货”项目进行大批量饲料采购,规避了鸡饲料价格上涨产生的经营风险,并降低了采购成本。

吉安县创新推出“致富带头人贷”“银担惠农贷”等一批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生态绿色养殖产业创新发展。通过实施“保险+期货”项目,为实体企业做好风险管控。2021年4月,江西省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理赔在吉安县完成兑付。江西大自然制药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全省首家境外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纳斯达克中成药第一股,绿色直接融资实现零的突破。近3年,全县新增贷款分别为25.66亿元、39.91亿元、42.2亿元,绿色信贷连续三年稳定增长。

“生态+机制”构建全覆盖体系

走进吉安县永和镇尚书村,沥青路沿线房屋错落有致,环境干净整洁,水系渠塘互通互连,水美景观尽收眼底。

“以前,我们村周边池塘水面布满了水葫芦,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现在通过对周边池塘清淤疏浚,互通互连,水活了,也干净了。”永和镇尚书村党支部书记王振华望着碧波荡漾的池塘高兴地说。

这是吉安县治水清污的成效之一。为使吉安县全域天蓝水碧生态宜居,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吉安县2021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吉安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吉安县林长巡林工作实施办法》及相关工作机制,明确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至今,全县累计投入水系治理资金7000多万元,清理淤泥超过8万立方米,治理岸线总长5.7千米,水体规模约113.6万立方米。(郑莹)

(文章来源:江西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