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企业上市的钟声在深交所敲响,创业板正式步入注册制时代。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起点。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多家券商投行“摩拳擦掌”:一方面增加优质项目数量储备;一方面勤练“内功”,把控项目质量。此外,创业板上市审核工作不断打磨升级,帮助优质企业快速登陆资本市场。


(资料图)

券商人士直言,两年来,创业板成为A股市场IPO申报最活跃、资本工具使用最踊跃的板块之一。投行要切实转型为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第一辅导员、第一质检员、第一推销员、持续督导员,扎实把好项目入口关,为优质企业上市融资保驾护航。

提升竞争力做好资本市场“联系人”

注册制带来了投行业务规模的提升。过去两年间,券商机构纷纷招兵买马,争相进行人才储备。价值发现、估值定价、研究分析、服务销售等成为券商的核心竞争力。

头部券商在投研、定价以及客户把控方面有着更强的实力,综合优势显现。数据显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上市的355家企业中,保荐数量排名前五的券商合计保荐了其中的120家,占比达33.8%。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民生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分别保荐了31家、30家、20家、20家、19家。

近年来,作为资本市场的“超级联系人”,投行逐步从通道型投行转型为价值发现型投行。

券商发掘创新创业企业更踊跃。招商证券投行委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保荐过的创业板项目涉及生物与医疗健康、TMT、新材料、新能源及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领先企业,如重组蛋白领域企业百普赛斯、精密电子零组件领域企业奕东电子等。

安信证券董事长黄炎勋告诉记者,我国资本市场将迈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券商机构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强各条线的协同,通过整合包括投行业务、研究业务、投资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等在内的各个板块跨条线的资源,深化与银行、头部PE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促使投行向‘投资+投行’商业模式驱动。”黄炎勋表示,投行必须摆脱传统的业务布局模式,对前沿产业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

严把质量关当好资本市场“看门人”

在创业板改革带来市场机遇的同时,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看门人”的规范要求更为严格。

企业是否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是其能否叩开创业板大门的关键。保荐机构须做好创业板定位的评估核查和信息披露,防止不符合产业政策、研发投入不足或成长乏力的企业“带病闯关”。

创业板改革后的精准定位,也对投行筛选项目起到指引作用。平安证券董事长何之江告诉记者,券商机构要彻底转变思维,过去投行主要关注的是发行人是否满足发行条件,更多的是“荐”的思维。当下,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投行不仅要关注发行人是否满足上市条件,还要关注发行人未来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压实中介责任、提升执业质量,是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深交所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质量优先,下大力气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一是加大创业板定位把关力度,二是加大信息披露质量把关力度,三是加大现场督导把关力度,四是加大日常审核处罚力度。其中,深交所对某项目的2名保荐代表人予以6个月不接受申请文件的处分,实现了首单“资格罚”的落地。

广发证券投行委对记者表示,为夯实投行质量控制水平,券商机构必须筑牢“三道防线”,提高内控水平:一方面,加大对客户自身风险评估和常识判断;另一方面,发挥内控部门的制衡作用,搭建风险防范的护城墙。此外,投行须提升客户规范意识及信息披露质量。

护航更高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业板审核高质高效,不断刷新优质企业的上市速度。”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4月,冠龙节能登陆创业板,从首次申报到上市,用时不到10个月。”

今年以来,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节奏明显加快。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23日,379家注册生效的企业从受理申请到通过上市委审议的平均用时为6个月左右(186天),剔除平移企业后平均用时为8个月左右(246天)。扣除实施现场检查等审核时限后,审核端平均用时仅54个自然日,显著低于3个月的审核时限要求。

以华大九天、大族数控为例,两家企业从受理到通过上市委审议分别用时73天、105天。业内人士认为,部分项目审核用时缩短,与申报企业前期有规范基础、申报企业自身质地较硬、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持续提升密切相关。

“创业板上市审核工作不断打磨升级,能够快速上市的企业案例同时具备质地优秀、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两个特征。保荐机构须要对照创业板上市条件完成对拟上市企业的规范。”深圳某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