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北京市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试点自公布之日开始,为期3年。广东省共有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三座城市入选试点城市。

具体入围城市有:北京、天津、保定、河北雄安新区、沈阳、哈尔滨、苏州、南京、温州、嘉兴、台州、合肥、厦门、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塑建筑业新优势

根据《通知》,此次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所谓智能建造,是由“数字建造”衍化而来,一般指受益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可以实时自适应于变化需求的高度集成与协同的建造系统。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仍面临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业内认为,智能建造已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发展智能建造既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我国建筑业新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同时,智能建造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既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又能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因此也是当前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稳增长扩内需、壮大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出,本次选取的24个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产业基础好、政府积极性高,具有较强的引领带动能力,在试点目标框架下因地制宜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试点任务。

据悉,试点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二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企业,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为智能建造贡献广东力量

作为传统科研和制造业大省,广东近年来将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目前,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等新业态在广东呈现齐头并进态势。

比如,广东支持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建筑机器人创新应用先导区,开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推进建筑机器人在生产、施工、维保等环节的典型应用,重点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的施工和作业。

同时,广东以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作为试点,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发展模式。

以广州为例,作为住建部第一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广州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CIM基础平台,构建起全市三维现状模型,形成全市“一张三维数字底图”,建立了城市级CIM平台标准体系,初步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个阶段的三维数字化辅助报审。同时,广州集聚了一批科研、设计、生产、施工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单位,具备形成智能建造完整产业链的基础条件。

今年6月,广州市住建局发布《广州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方案》),提出到2023年末,全市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5%。开展全市智能建造项目试点,遴选和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提升全市智能建造技术水平。全市100%项目接入建设工程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全市培育不少于4家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的龙头骨干企业,试点智能建造项目10个以上,培育不少于2个建筑产业互联网范例平台。

广东的探索实践也为全国智能建造发展贡献经验。

据悉,2021年广东共有3个项目被列入全国智能建造项目试点,10条经验做法被列入全国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17项智能建造技术成果被列为全国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试点城市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试点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各试点城市出台产业支持政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标准落实各项试点目标任务,力争形成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的工作成效,为全面推进建筑业向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