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山西和东北三省,是我国年平均工资较低区域。
近期,我国 31 个省份的 2021年工资数据公布。各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与全国平均数据对比,京津沪 3 个直辖市及西藏、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共 8 个省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 23 个省份在全国平均线之下。有10 个省份跨上 10 万元整数关口,另外21个省份还在10万元之下,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南、河北等省份则不足9万元。
(资料图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10.6837万元,首次突破 10 万元整数关口,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国家统计局介绍,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平均工资是用工资总额除以平均人数。工资总额指单位直接支付给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31个省份中,有 10 个省份这一数据超过 10 万元,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西藏、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其中,宁夏、重庆是 2021 年刚超过 10 万元的省份。
(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前10省份 )
这 10 个省份的差距也较大。北京和上海均在 19 万元以上,排在第三的西藏刚刚超过 14 万元,天津和浙江在 12 万元之上,广东、江苏、青海、宁夏和重庆在 10 万元至 12 万元之间。
10万元以下的省份差距稍小。云南、福建、陕西和内蒙古等 11 个省份在 9 万元以上,广西、湖南、江西、甘肃、山西、河北以及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在 8 万元至 9 万元之间,只有河南低于 8 万元,是 7.4872 万元。
(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后10省份 )
河南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处于靠后位置已经不是首次。
从 2013 年到 2021 年,除了 2018 年时没在最后位置,其他年份,河南一直是 31 个省份中的最低值。
河南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至 2021 年,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分别是6.8%、5.2%和8.6%。河南2019年和2020年的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是3.6%、1.6%,2021年扣除价格因素后是5.5%。这 3 年河南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74%、72% 和70%。
山西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排在倒数第三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统计局在《山西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劳动工资综述》中总结需注意的问题时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虽保持了稳步较快增长,但是工资绝对值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 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4424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7% ;比中部地区平均工资低3120 元,相当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6%。
国家统计局通告时,按照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分 4 个区域公布,河南和山西都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和辽宁 3 个省份的 2021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速都在全国水平之下。东北是最低区域,年平均工资额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 78%;增速也最低,扣除价格因素之前,全国名义增速9.7%,东北只有 7.7%。
河南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处负责人,在回答“为啥每次平均工资数据公布之后,总有人表示自己工资‘拖后腿’‘被增长’了,质疑数据的真实性。究竟为何平均工资与个人感受会有差距?”的问题时说,统计部门公布的是税前工资,平均工资不等于个人工资。就目前我国居民收入而言,高收入的人比例偏少,而中低收入的人比例占大多数,平均工资受高收入群体影响更大。
该负责人还说,统计部门从某个单位获取的数据仅仅是该单位期末人数、平均人数、工资总额等总量指标,不涉及人员个体工资信息,因此汇总得到的只能是某地区、某行业的平均工资,得不到能够反映“中等水平”的中位数工资和“多数水平”众数工资。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