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频频遭遇冲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11月和12月连续两月净融资规模为负,数据显示,12月信用债净融资规模为-6078.69亿元,创下2015年以来新低。虽然进入2023年以后,连续两周信用债净融资额为正,数据显示,本周信用债累计发行3826.47亿元,净融资额高达1543.51亿元。
但是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春节提前等因素导致短期信用债发行规模走高,展望2023年全年信用债净融资规模下降趋势难以扭转。
信用债发行规模减少
2022年四季度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频频遭遇冲击。最初的征兆是取消发行增多。数据显示,11月超过100只信用债取消发行,总规模达到913.90亿元。到了12月,取消发行的债券进一步增加,当月取消发行1179.98亿元。
取消发行增多的背后,是跌宕起伏的市场利率。德邦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此前也对记者表示,市场波动带来了多个因素变化,从而影响一级市场发行。他指出,11月以来,无风险利率快速上行,信用债利差也大幅上行,推升融资成本,发行人会主动取消发行,以观望更好的发债窗口。同时,债市调整下,大幅回撤造成机构赎回压力增大,投资者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减弱,供给也相应调整。此外,流动性因素亦有影响,市场货币流动性宽松预期降温,债券市场融资阻力上升,部分发行人选择取消发行。
取消发行增多改变了此前信用债月度净融资额连续多月为正的态势。12月份信用债共发行7029.97,其中,发行量最大的为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和中期票据,分别发行3237.72亿元、1936.46亿元和1307.60亿元。净融资方面,12月份信用债净融资为-6078.69亿元,规模缩减至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整体来看,2022年信用债发行量总计11.89万亿元,较去年减少6500万亿元,净融资额9900亿元,较去年减少9800亿元。四季度发行规模为2.61万亿元,为全年最低,较2021年也下降了5400亿元。
从净融资节奏看,前三季度净融资规模为正,第四季度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2022年一至四季度净融资额分别为1.11万亿元、0.42万亿元、0.095万亿元、-0.61万亿元,四季度相比2021年减少了1.10万亿元。
“开门红”难挡下行趋势
虽然去年年底信用债一级市场惨不忍睹,但是2023年的开年却是一个“开门红”。开年第一周,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单周发行规模180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872亿元;净融资规模945亿元,环比上周增加3276亿元。其中,城投债发行规模124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823亿元;净融资规模708亿元,环比上周增加1197亿元。产业债发行规模仅有556亿元,小幅度增加49亿元;但是净融资规模237亿元,环比2022年最后一周增加2078亿元。
进入第二周之后,信用债一级市场仍然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数据显示,本周信用债累计发行3826.47亿元,净融资额高达1543.51亿元。
“新年信用债发行规模增加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一家券商的固收首席分析师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去年11月和12月有大量取消发行,在市场稳定之后开始恢复,导致今年1月实际发行量有所增加,净融资额快速攀升。
另一位债券市场研究人士则指出,年初是信用债发行的“高光”时间,整体规模都相对较高,进入年报季后会开始减少。今年春节提前,导致不少加快了年初的发行节奏,使得短期内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都快速增长。
渤海证券分析师李济安表示,从1月首周看,各期限发行指导利率多数下行。在上期低基数效应下,信用债发行总量环比大幅上升,净融资额环比增加,各品种净融资额均增加且由负转正。同时,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产业债中高等级、城投债高等级短期限品种出现被抢配现象,信用利差收窄至历史中低分位,理财赎回潮的冲击料将逐渐消退。
对于2023年全年的情况,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2023年市场利率中枢走高的趋势难以改变,企业会改变发行节奏减少发债规模。同时,由于贷款等融资成本下行,一部分发债需求被消解,全年净融资相比2022年难以增长。
国元证券总量负责人杨为敩则指出,就信用债市场而言,2023年供给能否放量则会受制如下问题。一方面是城投融资监管能否放松,2023年低评级的城投债供给仍会延续下降趋势,高息资产配置机会或许会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是产业债能否放量,“展望2023年,在海外经济衰退出口增速放缓下,我们预计制造业融资需求将会放缓,周期类产业主体会延续资产负债表修复路径,但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下,或许被动融资需求会有所增加,但整体偏弱。产业债的放量将会由房企重演周期产业债2021年下半年度的融资修复表现所主导。”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