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石药集团13日达成ADC海外授权合作,2月23日乐普生物和康诺亚也宣布ADC产品实现了“借船出海”。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国内共有多款ADC药物实现“出海”,交易总金额达到180亿美元。重磅出海背后,是国内ADC领域的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
人民金融·创新药数据库监测显示,在2月17日至2月23日的新发布周期内,尚健生物的SG1906注射液、维立志博的注射用LBL-033等7个创新药项目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人福医药的RFUS-144注射液、上海医药的WST01制剂等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我们将这些品种纳入了“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
(相关资料图)
受这些因素推动,新发布周期内,“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上涨了0.59%,最新报3269.85 点。
ADC药物出海持续掀热潮
作为创新药领域的“当红炸子鸡”,ADC不仅引领了国内创新浪潮,更是license out出海的“香饽饽”。
2月23日,乐普生物和康诺亚共同宣布,与阿斯利康就潜在世界首创Claudin 18.2抗体偶联药物CMG90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根据许可协议,由乐普生物和康诺亚合资设立的KYM Biosciences Inc.将获得63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超过11亿美元的潜在额外研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低双位数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而10天前的2月13日,石药集团刚宣布,公司附属公司石药巨石生物与Corbus Pharmaceuticals就其Nectin-4 ADC药物SYS6002在美国等国家的开发及商业化订立独家授权协议,授权金额有望达到6.93亿美元。
这并非石药集团首个出海的ADC药物,去年7月,石药巨石生物还与Elevation Oncology就CLDN18.2 ADC药物SYSA1801达成授权合作,这项海外授权的交易总额近12亿美元。
更为重磅的是,去年的5月、7月和12月,科伦药业三次与默沙东达成了9种不同临床阶段ADC候选药物的海外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商业化授权合作,交易总额达到118亿美元,成为目前国内创新药授权交易Top 1.不止如此,出于对科伦药业ADC平台和研发能力的认可,2022年底默沙东还成为科伦博泰B轮融资引入的投资人,跻身科伦博泰的第二大股东。
此外,去年多禧生物、礼新医药等的ADC药物也实现出海。更早的2021年8月,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开启了ADC药物出海的先例,获得西雅图基因2亿美元首付和2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刷新了当年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纪录。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本土创新药企业达成了9项ADC药物“出海”合作,交易总金额超过180亿美元。重磅出海背后,是国内ADC领域的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
那么,国产ADC药物为何能频频受到国外制药巨头和biotech企业的青睐?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Enhertu为代表的第三代ADC药物,取得了颠覆性的临床疗效,刺激全球药企积极布局ADC,但目前获批的ADC产品仍是少数,赛道仍是一片蓝海。国内ADC药物虽然仍以me-too为主,但跟随速度较快,且靶点正从跟随海外药企逐步走向全球新,因而受到了跨国制药巨头的青睐。最近一年多款ADC产品通过对外授权“借船出海”,预示着国内的ADC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与认可。
ADC(抗体偶联药物)由抗体、连接子和毒素三部分偶联而成,其融合了小分子药物细胞毒性和抗体靶向作用,是近年来全球抗肿瘤药物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已有近20款ADC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这些上市产品销售总额接近70亿美元,相比2021年的数据,ADC领域的市场容量扩大近三成。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到2026年,预计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亿美元。
ADC药物在国内的研发热情可谓空前高涨。据统计,目前国内有超过50家企业布局了ADC产品,处于临床阶段或IND受理阶段的ADC药物超过80款。但在诸多ADC玩家中,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实现出海,在惊叹其授权交易额巨大之余,不少业内人士也开始探讨谁会是下一个出海的ADC企业。
事实上,除了上面被提及的热门企业以外,还有不少发展潜力较大的“黑马”。
如恒瑞医药搭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ADC技术平台,是国内拥有ADC管线最多的企业,目前有8款ADC产品进入了临床阶段,布局的靶点包括HER2、c-MET、Claudin18.2等。进度最快的是DS-8201的me-too产品SHR-A1811,正在开展HER2阳性乳腺癌的三期临床研究,不久前SHR-A1811获得两个拟纳入突破性疗法认定。SHR-A1403则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c-MET ADC药物,目前处于Ⅰ期临床。
百奥泰自主研发了ADC新技术平台,当前正在推动多款ADC产品的临床开发,目前其BAT8006(靶向FRα)、BAT8009(靶向B7-H3)、BAT8010(靶向HER2)、BAT8008(靶向Trop-2)、BAT8007(靶向Nectin-4)都已或即将进入1 期临床阶段。
此外,百利天恒、复旦张江、华东医药等也搭建了自主ADC技术平台,且申报了多款ADC新药。华东医药此前则表示,“公司已成立独立的ADC研发中心,计划未来三年内立项开发不少于10款ADC创新产品。”复宏汉霖亦称,将大力拓展多种形式的抗体偶联药物,预计明年将有4-5款ADC和AXC产品申报IND。
不过,作为新一代备受看好的抗体技术,重复开发的现状为ADC药物的市场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今,国内ADC药物研发火热程度不亚于PD-1,部分靶点赛道已较为拥挤,产品上市将面临残酷的竞争格局。
在此背景下,如何瞄准靶点,避免扎堆布局热门适应症,走出一条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以快速最大化兑现商业价值?值得ADC企业深入思考展望。
7个创新药项目首次获批临床
在2月17日至2月23日的新发布周期内,尚健生物的SG1906注射液、维立志博的注射用LBL-033、润佳医药的RP904片等7个创新药项目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我们将这些品种纳入了“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
其中,尚健生物的SG1906注射液于2月17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适应症为CLDN18.2阳性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据报道,SG1906是基于尚健生物BIMA双抗平台研发的抗CLDN18.2/CD47创新双抗,其特殊设计可在发挥联合抗肿瘤药效的同时,降低CD47靶点的血液系统安全性风险。此前,SG1906已于2022年10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目前,同靶点的双抗仅有宝船生物的BC007取得临床批件,目前处于一期临床。
维立志博此次获批临床的注射用LBL-033则是国内首款抗MUC16和CD3双抗,拟开发用于治疗MUC16阳性恶性肿瘤。据介绍,LBL-033是一种T细胞连接器,可同时靶向并结合表达MUC16的肿瘤细胞和表达CD3的T细胞,介导T细胞对MUC16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同时促进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使肿瘤微环境向有利于肿瘤免疫的方向转化,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在全球化趋势下,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公司致力于将创新产品推向全球,其中,在海外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是向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近期,就要多款在研创新药迈出“出海”步伐。
如人福医药21日公告,其选择性阿片受体激动剂RFUS-144注射液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资格,拟用于治疗疼痛和瘙痒。上海医药22日表示,全资子公司上药信谊申报的WST01制剂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FDA批准,可以启动Ⅰ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体重管理。同日,菲鹏制药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CD47单抗候选新药FP002临床试验申请获得FDA批准,这是其首个中美双报临床项目。
临床进展方面,近日舒泰神的STSG-0002注射液启动了慢性乙型肝炎的2期临床研究,据悉STSG-0002是国内首款采用RNAi技术开发并且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在研乙肝新药;贵州百灵宣布,其申办的我国首个“全科”证候类中药新药——黄连解毒丸Ⅲ期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召开,正式开启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知蓝)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