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中糖类的迭代,可以说是一部技术升级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观念互动的历史。当人们将糖打上“不健康”、“发胖”的标签,主打“0糖0卡”等概念的“无糖饮料”也应运而生。

事实上,有甜味的“无糖饮料”并非真的不含糖,而是代糖让人感受到“甜蜜”。甜味剂中,合成代糖以低成本、低能量与超高甜度逐渐成为无糖饮料生产商们的“香饽饽”。


(相关资料图)

减糖、无糖是未来饮食的大趋势,几乎是所有受访食品饮料企业的共识。而这也往往意味着,企业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甜味战争:蔗糖-果葡糖浆-甜味剂

最初,可乐的甜味来自蔗糖。20世纪80年代初,果葡糖浆出现,以一度接近蔗糖2倍甜价比(实现单位甜度的价格)的优势完成了对蔗糖的替代。彼时,可口可乐及百事公司两大饮料行业巨头率先举旗,将产品中的蔗糖全部替换为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当人们发现果糖会增加肝脏分解的负担,以及有诱使发胖的隐患后,21世纪初期,糖醇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浙商证券发布的代糖行业深度报告指出,在糖醇类产品陆续得到各国食品安全认证后,世界各地掀起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产品的大规模量产的热潮。同时,无糖口香糖则在美国等国站上风口。

“糖税”政策在甜味剂迭代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据中原证券研报,目前全球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出台了“糖税政策”,向软饮料制造商征收“糖税”,不升糖(不升高血糖)的糖醇类甜味剂日益替代了原先的蔗糖、果葡糖浆等糖。

我国虽尚未征收糖税,但国家和社会各界不断呼吁饮食的少糖化。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专项行动,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代糖取代蔗糖。

随着人们日益关注“减糖”,甜味剂也开始“内卷”,人工合成代糖以极高的甜价比成为饮料生产商的“新宠”。

与有糖饮料相比,代糖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如果将蔗糖的甜度定义为1,那么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甜菊糖的甜度为200,三氯蔗糖为650,纽甜的甜度高达6000。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以可口可乐为例,一罐330ml的可口可乐含糖量35g,使用蔗糖成本约为0.175元/罐,用安赛蜜、三氯蔗糖替代分别可降低成本91.5%、88.1%,每销售一亿罐无糖可乐,可为企业节约1601万元、1542万元。

来源:天风证券研报

主打健康,无糖饮料赛道有多广?

百亿规模的无糖饮料市场入局者众。

农夫山泉旗下有汽茶、苏打气泡水、苏打天然水等产品采用木糖醇、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百事公司则推出采用赤藓糖醇的气泡水bubly微笑趣泡,就连新式茶饮也来分一杯羹,喜茶无糖气泡水采用了赤藓糖醇与三氯蔗糖作为代糖。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31.2亿元增长至117.8亿元,年复合增速在39%左右。中国科学院预测,随着2030健康中国计划的推进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内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保持增长势头,到2027年,国内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将攀升至276亿元。

“无糖饮料是王道。”百事公司(Nasdaq: PEP)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amon L. Laguarta在此前的业绩电话会上曾表示,在美国的饮料市场中,公司旗下无糖饮料的增长速度是有糖饮料的三倍,而在英国,饮料中无糖细分市场几乎已经占据了超80%的市场份额。

Laguarta认为,“无糖”是饮料领域“不可阻挡的趋势”。Laguarta预测,未来,每个饮料品牌都将有无糖业务,而且会成为品牌的核心业务。

可口可乐中国方面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在中国市场共有15个品牌饮料80多种口味为低糖或无糖产品。可口可乐中国介绍称,多年来,公司一面提供更多元的低糖、无糖产品选择,一面则通过推出迷你包装规格,以及加大低糖、无糖产品的推广来推动相关消费理念的普及。

据可口可乐公司(NYSE: KO)2022年财报,无糖可口可乐的增速好于常规版本。过去一年中,可口可乐的销量增长了4%,而无糖可口可乐的销量增速达11%。

新入局者也吃到了红利。公开报道显示,元气森林在2022年4月15日对外披露部分业绩数据。2021年,元气森林营收是前年的2.6倍,按照2020年其销售业绩27亿元估算,2021年元气森林销售超70亿元。据元气森林官方宣布,截至今年8月,旗下无糖植物茶品牌纤茶2022年业绩突破1亿,同比增长10倍。

无论是百事公司还是可口可乐中国,均表示我国无糖饮料市场增速快,同时无糖饮料在整个饮料盘子中的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可口可乐中国直言无糖饮料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