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将近,各个电商平台已早开启各种优惠活动。

除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记者注意到,在多个购物平台上,搜索个人养老金的开户,也能让你挑花了眼,根据银行的不同,一户的价格大多在50元至100元不等,有的商家表示量大还可以优惠。


(资料图)

这种“求助”于电商平台的开户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开户难的问题,为了完成开户任务,各家机构的从业者不得不寻求这种方式来解决。而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自推出以来,虽然开户数不断攀升,但是缴存的账户数量和金额并不高,“开多存少”的问题,又该如何破解?

个人养老金开户“求助”各大购物平台

自从个人养老金推出之后,不少机构都给员工下达了开户任务,但面对着每个月的开户压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完成。

需求的存在,催生了一种另类开户的业务,打开淘宝、闲鱼、拼多多等APP,输入个人养老金或养老金开户,展示的“商品”,能让你挑花了眼,有的店铺名称直接就以“个人养老金”、“养老金开户”命名。

不少“商品”的标题直接宣称,工行、农行、兴业、民生、建行、招行等银行都可以接单。

而从价格来看,根据银行的不同,每一单价格在50元至100元不等,量大的话还可以优惠。比如如果需要的开户数量在100户以上,每户的价格大多都可以优惠5元至10元。

记者随机点开了几个销量较多的链接,从评论来看,有的还是多次购买的老客户。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这些店家在接单之后,会通过真实线下的地推,进行面对面推广,由于业务量大,有的店铺表示100单的话,大概需要5天左右才能完成,而有的店铺表示时间上不能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店铺还有一些承诺,比如有的会明确说明是包数据、包成功,而且今年以内销户的话还会包补,还有的店铺表示,6个月以内如果有投诉销户也都可以找他们。

整体来看,个人养老金开户在各大购物平台上还是比较活跃,而各大购物平台对于这种代开户的交易操作似乎并没有进行管理,甚至是连店铺名称都可以直接以个人养老金命名。

开户多缴存少,或源于政策、产品等吸引力不足

犹记得个人养老金刚推出时,各大银行就用开户红包等各种奖励方式进行花式营销,这种方式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开户数量快速增长。但实际上,从目前已披露的一些数据来看,不少参与者在开户之后并没有缴存。

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已超3700万人。但入金客户只有900多万,户均缴款额度平均2000元,也就是开户数多,但缴存率并不高。”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账户都不愿意缴存呢?从记者的调查来看,一方面,部分参与者开户实际上是看中了银行或其他渠道推出的一些奖励或奖品,类似于“薅羊毛”的举动,最终变成了只开户不缴存的“空户”;另一方面,为了完成任务,银行或各个渠道的从业者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开户指标,比如通过上述类似于账户买卖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也大多是“空户”。

而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还指出,“这可能跟政策激励不足、产品吸引力有限、投资者提前养老意识还不足等多方面都有关系。政策方面,目前,个人养老金每年享受税收优惠的缴费上限是12000元。对于中高收入群体而言,这个额度不管是税优还是未来养老,其作用都比较有限;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本来不用缴税,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后在EET税收模式下领取时还要缴3%的税,因此本身入金的积极性并不高。”

“产品方面,不同金融机构的养老金融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缺乏差异化、综合性的养老金融产品组合,且从目前的收益情况来看,对入金的吸引力相对有限。另外,投资者意识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才刚刚起步,从市场启动、培育,再到个人客户接受,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进一步表示。

建议优化账户机制、提高税优吸引力等

那么,面对目前存在的这些“花式开户”问题,如何才能破解开户难题,以及如何推动更多参与者缴存和投资呢?

中欧基金养老产品专家表示,首先,居民养老投资意识仍待进一步唤醒,各家机构的养老投教工作仍需加强。大部分人对于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等养老投资工具并不熟悉,行业应当把握为投资者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这一“实体账户”的契机,先从培养养老投资习惯与意识做起,撬动投资者构建养老“心理账户”,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养老投资需求。

其次,针对目前个人养老金缴款率和投资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建议可以考虑优化账户机制,探索解决当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参与人因自身原因未能充分缴款或做出投资决策的问题,提高养老资金的积累效率和配置有效性。

最后,养老投资长则数十年,是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机构提供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与陪伴。金融机构应当提供成本可控的投资顾问解决方案,借助成本可控的专业服务机构或者服务人员,帮助个人投资者做好养老投资规划、资产配置,减少追涨杀跌,实现长钱长投。

而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人士则建议,“一是政策端可以提高享受税优的缴存上限,提高税优吸引力。二是产品端能引导金融机构打造具有差异化、且能一站式管理的养老产品,例如,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差异化产品创新,提供更有针对性、定制化的养老产品。三是养老意识方面,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全面展开养老主题的投资者教育,唤醒国民提前养老的意识。同时,金融机构也要围绕财富管理、养老规划,提供一揽子综合配套的顾问服务,实现养老投资需求与养老目标的有效匹配。”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