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受气候变化影响,自1950年以来,中国近海增暖明显加速,“海洋热浪”事件增多,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连锁性影响,根据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增大。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自然》旗下期刊发表。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近海正在发生着多重变化。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联合我国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以及气候等领域的十余位科学工作者,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海物理-化学-生物协同演变规律。研究发现,自1950年以来,中国近海表面温度平均每十年上升0.10–0.14摄氏度,至80年代起明显加速。其中,东海增暖最快,冬季升温显著快于夏季。增暖趋势还引发了日益频发的极端高温事件,中国近海“海洋热浪”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平均强度均在显著增加。中国近海许多区域在20世纪后半叶呈现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增暖和富营养化共同导致缺氧和酸化水域扩大。伴随着物理和化学背景的改变,中国近海的浮游、底栖、鱼类生物群落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以“小型化”和暖水物种北扩为代表性特征。21世纪以来,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努力下,近海的富营养化趋势及其影响有明显缓解。
根据模式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近海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增大,相关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近海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手段,更准确地预测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的演变趋势,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