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强化虹桥商务区核心功能、促进“一核两带”融合发展、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24条新举措。
(资料图)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湧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这是继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长三角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以及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为强化虹桥商务区核心功能,《若干政策措施》明确,虹桥商务区要大力发展高能级总部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高层次会展经济,加快打造功能复合型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
支持虹桥商务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率先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允许主办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购汇,允许跨国公司在境内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境外集中收付业务,赋予企业更多资金汇兑自主权。
对此,毕马威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薛晨俊对记者表示,此举将显著提升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汇兑风险及财务成本,可以吸引更多优秀跨国公司事业部总部、区域性总部和国际经贸组织功能性机构落户虹桥。
在张湧看来,接下来,虹桥国际商务区“极中极”的功能定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从《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港”“‘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允许 “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上都可以体现。
根据《总体方案》,大虹桥“一核”是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
促进“一核两带”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支持以“一核”辐射带动北向、南向拓展带,以“两带”特色功能支撑服务“一核”,依托毗邻区、产业链、创新圈、交通网,支持苏州、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开放枢纽。
为了推动融合,《若干政策措施》对标准和结果的互认互通,科技和制度创新的协同联动,国际人才政策的复制推广、高层次开放平台的设立等都有了最新阐述。例如,推动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和北向、南向拓展带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支持跨省市构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区并率先开放测试;支持上海、苏州联动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推动应用互联互通;支持区域内的综合保税区联动发展。
聚焦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服务长三角地区的功能平台建设,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合肥、芜湖等长三角地区城市联动发展,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政策共通、平台共建,以协同开放提升整体实力,以功能升级促进区域合作,合力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新引擎。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