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余额”马上就要清零了,如何调整好状态,元气满满开工?广医一院南山名医团的专家——呼吸内科刘春丽主任医师、中医科夏鑫华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罗碧辉主任医师分别就怎么摆脱咳嗽困扰、如何通过中医调理帮助尽快恢复良好状态,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制定新年的运动计划为大家一一支招——
刘春丽:咳嗽不用慌大多有自限
(资料图)
咳咳咳、咳到睡不好,过节期间,“阳康”的你是否受过这种困扰?为什么会这样?
广医一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春丽解释说,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跟病毒有个相互“斗争”的过程,它会激发人体的免疫细胞往呼吸道聚集去消灭病毒。免疫细胞发挥作用以后,就会自然代谢死亡,连同被病毒破坏的细胞一起成为体内的“垃圾”,促进气道黏液分泌,形成我们所熟知的“痰液”,这时候咳嗽就是为了将这些痰液排出。
“所以,感染以后一般的咳嗽、咳痰是正常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是为了更快地打扫、清理‘战场’。”刘春丽进一步分析说,新冠病毒感染损伤了呼吸道黏膜,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或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甚至上皮细胞损伤等炎症反应,会刺激呼吸道的咳嗽感觉神经末梢,或引起咳嗽神经高敏,诱发剧烈咳嗽。一些有潜在老病根的人,比如之前有鼻炎、过敏,或是长期吸烟有支气管炎,感染后把病根给激发出来了,这种情况下咳嗽会剧烈一点。
“但也不用慌,感染后咳嗽是许多呼吸道细菌、病毒感染都会出现的情况,大多有自限性,一般3-5天明显好转,1-2周后多数能缓解。”刘春丽提醒,如果1-2周还没好彻底,或是咳嗽比较剧烈,建议找医生咨询,用药物调理一般都能好转。
有些“阳康”的朋友还有点咳嗽,节前去做检查,结果CT发现有结节,很担心,该怎么办?
“实际上,这种纤维灶叫疤痕灶,像手上皮肤感染以后留个疤一样,是属于继发的纤维化。没有症状的少许纤维灶,一般是不用太紧张。”刘春丽支招,如果做CT发现了一些实性结节,即使是2-3毫米,3-4毫米的结节,也可能跟炎症或感染后的修复过程有关。若查出个别磨玻璃结节,则要找医生进一步甄别,不是特别大的建议定期观察,1-3个月做一次复查,看看有没有增大、缩小或变实等。
夏鑫华:巧用中医药调理补元气
过完春节假期,有些“阳康”后的朋友除了咳嗽,还有点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如何调整好状态,元气满满返工?广医一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夏鑫华一一支招:
应对咳嗽:症状比较明显的,可选用一些理气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果咳嗽相对轻微,可考虑食疗,选用有调理肺脾、化痰理气的食材,如南杏、北杏、陈皮、川贝、百合等药材煮水代茶饮或煲汤喝。痰湿咳嗽、咯痰难,或伴有味觉下降的人群,应清淡饮食,多吃蔬果,并适当用些理气化痰祛湿的食疗方,比如用陈皮、化橘红、白萝卜等煲汤、煮茶饮。另外,日常要多喝温水,不吃太寒凉食物;外出添衣保暖,避寒冷刺激。
缓解疲乏:可选北芪、党参、西洋参、人参等药材煲汤。偏阳虚体质的人群还可用鹿茸等药材煮水代茶饮或搭配瘦肉、鸡肉煲汤,但不能太油腻。也可随身携带一些补元气、补益肺脾之气的药材泡水喝。如乏力口干的人可选西洋参、北芪等,约3-5克,用保温杯泡水代茶饮,每天2-3次,坚持一个星期会有助于改善。另外,体质较弱,有疲乏、气短但无明显咳嗽、痰多等症状的人,可适当食补,吃些具有温补作用的羊肉、鹿肉、海参,还可选用人参、北芪等助恢复元气。但若是痰湿体质,如咳嗽、痰多等,此时进补则难吸收,且可加重症状。另外,晚上也可泡泡脚,在热水里放些艾叶、生姜等,帮助缓解身体疲劳。
养护脾胃:阳康后早期,可吃些容易消化吸收的稀粥、面条、青菜、瘦肉以及少量的水果等,别吃伤脾胃的食物,保持七分饱,可少食多餐。“阳康”后的中后期,饮食要清淡而不失营养,可选用具有健脾化痰祛湿、促进脾胃运化的药食同源的药材来煲汤,如淮山、五指毛桃、芡实,以及白萝卜、红萝卜等,用瘦肉或不太肥腻的排骨、鸡肉煲汤,帮助恢复脾胃运化功能。
除了食疗,通过艾灸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也有助于改善康复期疲倦乏力、气短、体力下降、食欲不振等不适。
罗碧辉:用好这“三计” 循序渐进恢复状态
开工在即,“阳康”后仍有点心悸,怎么办?
广医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罗碧辉提醒,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生命在于运动,罗碧辉建议,新的一年里,在规律起居、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的基础上,可制订适当的运动计划,从低强度活动开始,如散步、八段锦、简单日常家务等。如无明显不适,数周内可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如上下楼梯、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一点点恢复到以前的正常活动量。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罗碧辉特别提醒,有心肺基础病或平素体弱,‘阳康’后有明显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的人群,一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可维持低强度运动至少1-2周,等身体逐步适应后再稍稍加大一点活动强度。如果活动量不大就出现心慌气促,应继续休息静养,直到无疲劳的情况下再进行锻炼更安全。
另外,有些人对“不适”的感受不灵敏,等到很不舒服时再去医院可能就要紧急抢救了。所以,用好“三计”(体重计、血氧计和血压计)能及早发现异常。
若出现心悸症状,用血压计、血氧仪测一测,及时了解血压、心率。即使没有测量仪器,也可数数脉搏,如果每分钟持续超过100次或小于60次的,建议及时去医院做心电图,根据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若感到心脏不舒服、胸痛,突然大汗淋漓,更应及时就医,在医生帮助下尽早排查原因,以便做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