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对于进一步的市场表现和政策走向影响最大的还是预期,如果在预期之内或者符合预期,则说明经济数据的变化已经在此前的定价之中,如果超出预期,市场就会有反应,而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是超预期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CPI同比增长1%,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此前市场预计2月份CPI同比上涨2.0%左右,与1月份相比变化不大,继续处于温和状态。2月份,PPI将延续小幅通缩状态,同比会在-1.0%左右,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显然,无论CPI还是PPI同比的降幅都超过预期,对于2月份的通胀数据,CPI下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食品,其中猪肉价格下跌幅度非常大。具体来看,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1.3%,影响CPI下降约0.38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5.9%,影响CPI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1.4%,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

对于2月的通胀数据大幅回落,市场的普遍解读是因为春节的错位,去年的春节是2月份,今年的春节是1月份,春节期间消费需求旺盛,商品价格上涨,那么就会导致2月CPI无论从同比还是环比上看,基数都高,这种分析有道理,但是用来解释低于预期就显得比较苍白,因为预测必然是把春节因素算在里边的。

市场对2月份通胀之所以比较乐观,是因为2月作为疫情后生产生活恢复的重要月份,尤其是消费复苏,房地产复苏的主要月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会远远超过上年,而结果却是不及预期。

观察通胀的走势,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核心CPI,该指标扣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更能反应物价的走势。多家机构预测2月食品项弱于季节性,主要食品价格延续“菜涨肉跌”;线下消费场景恢复,服务业价格有所上涨或推动核心CPI上行。

但其实,从环比看,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在CPI项目中,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两涨一平四降。其中,医疗保健、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2%和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8%和0.5%,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价格分别下降0.3%和0.1%。

新冠疫情在去年年末基本结束,生产生活场景完全恢复,我们观察到的一月份和二月份商场、酒店、餐厅和旅游景区均人满为患,消费显露复苏迹象。

但是物价数据却不支持现实中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可能的情况是,由于疫情三年压抑的供给充分释放,货物和服务可能降价销售,以开拓市场,进一步出清库存,反应在物价方面就是物价并未有明显上涨;同时,消费也是压抑之后的释放,是否能够持久也有待观察。

从房地产方面看,2月份,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稳步修复行情。从成交数据看,当前已进入止跌回升阶段。2月份重点30城成交量强势反弹,同比和环比涨幅均超4成,整体成交规模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前2月累计成交已止跌,市场回升苗头初显。

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复苏的持续性仍然不确定,主要原因是居民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对于消费和房地产投资仍然构成较大制约。

2月份央行的金融数据尚未出台,但是一月份的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居民仍然在资产负债表收缩中,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尽管有春节因素的影响,这个增幅仍然承接了去年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的趋势;在贷款方面,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居民贷款仍然低迷。2月份的通胀数据可以看出来居民收缩资产负债表的意愿仍然强烈,居民消费需求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

而物价方面的低位徘徊,给中国货币政策刺激消费打开了空间,目前市场方面不缺流动性,3月份以来,央行连续回收流动性,本周5天分别实现净回笼1930亿元、2270亿元、4520亿元、3290亿元、4780亿元,但是市场利率仍然下行,可能是受财政支出加大的影响。说明目前中国经济不缺资金,而缺的是消费的信心,在货币政策方面,能够有所作为的就是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要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基准利率,将资金成本降下来,为提升消费和住房需求打开空间。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