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和M2(广义货币供应量)大超预期,显示今年经济开局向好。内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今年GDP增速超过5%是大概率事件。
(相关资料图)
剖开经济指标来看,目前国内供给恢复如何?需求是否有支撑?企业投资信心如何?股票市场怎么走?针对上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对话了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和嘉实基金股票首席投资官姚志鹏。
景气快速回升
“我们近期去调研走访企业,经济的强劲恢复是能直观感觉到的。今年1月份春节很多企业放假比较早,大家都在疯狂地补1月份的差额。”姚志鹏对第一财经表示,不管是从宏观数据还是微观活动来看,今年的经济开局是超出之前市场预期的。
从经济先行指标来看,1月、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PMI分别为50.1和52.6,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特别是2月PMI明显高于市场预期的50.5,创2021年5月以来新高。
从金融数据来看,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2月份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超预期。2月末M2同比增长12.9%,增速创2016年中以来新高。
从境内外机构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测来看,多数市场机构预测我国一季度GDP增速将达3.2%左右,较上月预测上调约0.7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增速冲高,全年经济呈“N”型走势,全年增长5.2%。
“去年春节在2月份,今年2月是春节后月份,经济活动自2月以来快速走强。物流、基建数据迅速恢复,餐饮等行业很快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汽车等可选消费由于库存周期等因素,恢复会慢一些。但整体开局非常好。”姚志鹏说。
在韩贤旺看来,经济的恢复处于合理区间。“去年下半年,经济受多重因素影响压力比较大,宏观政策相应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在信贷投放、房地产等特定行业的流动性支持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变化。”他分析称,由于基数比较低,年初的恢复是符合预期的。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销售出现回暖,融资条件也已经改善。
销售方面,2月份,房地产销售额环上升35.1%、同比上升28.5%。前两个月,6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5.1%,其中一线城市同比增长11.5%。
房地产融资力度也在加大。截至1月底,商业银行披露的意向性授信计划涉及至少67家房企,合计额度超过6万亿元。截至2月底,证监会已累计受理4家上市房企再融资申请,拟融资金额合计228亿元,10家上市房企公告非公开发行预案,拟融资金额合计约345亿元。2月份交易所房企公司债券发行132亿元,同比增长110%。
对于2月M2超预期“跳高”,姚志鹏认为,M2的快速增长为未来经济继续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2月M2增长确实很高,但也不能说大超预期。历史上超过10%增长的月份也是出现过的。现在货币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但也没有进行大规模投放,整体还是合理偏宽松的状态。”韩贤旺表示,M2的增长预计能够持续,不会是短期现象。
经济增长预期乐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GDP增速5%左右的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没有太大意外干扰,这个目标的完成是大概率事件。
“去年全年经济增长的基数是走低的,所以今年如果没有大的外部干扰,经济能够延续现在的恢复趋势,再搭配全国两会之后经济上的支持政策,二季度之后GDP增速甚至有走高的可能性。”姚志鹏说。
韩贤旺更加乐观,他表示:“5%很轻松就会实现,我认为能到5.5%左右。”
从今年1月、2月供需恢复情况来看,生产端加速恢复,总体是“量增面扩”的态势;需求端明显反弹,内需好于外需,消费好于投资。
数据上看,2月份PMI生产、订单、采购等各分项指数均明显高于上月,21个行业中有18个位于扩张区间,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较上月提高1.4个、3.4个和4个百分点,各类企业景气水平均不同程度回升。
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等8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位。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3.4,较去年同期增长5.2%。
年初以来,线下接触性消费大幅回升。百城拥堵指数超往年同期水平,达到近5年新高;29城地铁客运量已高出去年19%;调研显示,7成住宿类企业营收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餐饮、电影和旅游等行业也快速恢复。
针对当前关于出口走弱、内需不足、通缩预期上升的担忧,姚志鹏认为需要深层理解,而且判断在流动性合理偏宽松的宏观背景下,总需求是有支撑的。
“今年开局出口数据不强,主要是海外需求下滑拖累。但是出口长期并不悲观。等海外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化,中国出口也能很快回来。虽然大家对供应链安全带来的调整有些担忧,但基于比较优势进行的国际公平贸易,依然是各国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他表示,从微观层面可以看到,企业跨国商务往来在逐步恢复,海外订单回升的信心还是比较足的。
从国内需求来看,他认为当前确实存在“通胀回落”,但并非持续性通缩。
“中国与海外在疫情冲击和经济恢复上有不同节奏。2020年年中,北半球国家货币超发,南半球国家受疫情冲击较大,供应受阻,出现了我们说的‘新冠通胀’,大宗商品表现非常抢眼,比如煤炭价格,更是一骑绝尘。但是海外流动性正在经历紧缩过程,总需求受到抑制向上传导,所以一定会有一个通胀回落的过程,但不会是持续性通缩。”姚志鹏说。
投资信心恢复如何?
春节之后经济活动快速恢复,各项经济指标也快速回暖。不过,对于当前企业投资信心到底恢复到了何种程度,市场有不同声音。
从业内指标信息来看,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息指数由去年底的49.2上升至今年2月的51.4.另外,2月份长江商学院企业经营状况指数由去年底的45.2大幅回升至57.6,是历年调研中少见的向好信号。
“现在企业投资信心的恢复是比较快的。不过确实,我们也听到一些‘信心不足’这样的声音。”姚志鹏对记者表示,需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当前的企业投资信心问题。
一是不同行业处境不同。“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进程中,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他举例称,比如八十年代贸易企业占主流,九十年代轻工业比较重要,2000年之后房地产行业占据各类排行榜,到今天再看已经是科技企业走在前列。所以,有些行业本来就不应该继续扩大资本开支。
二是投资信心具有后周期特点。“当经济开始恢复时,企业都是先要把产能打满,然后才会考虑扩大资本开支。”他表示,比如现在是新周期的开始,那资本开支非常强劲的感受,可能要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出现。
在他看来,尽管当前半导体等行业受到较大压力,但是企业家总是想要腾挪,想要突破的。“十年前中国太阳能产业崛起,全球行业前十名企业当中一半以上是中资企业,然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双反’。可是十年过去了,现在这个行业全球前十名的企业基本都是中资企业了。这跟当前的半导体行业非常相似。”姚志鹏说,从2019年到现在,半导体行业很多华人回国创业,很多大型半导体企业接连出现,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不过,尽管经济回升态势明朗,但“三重压力”仍在,后续经济运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韩贤旺对记者表示,从股票市场来看,经济基本面支撑是不错的。不过春节之后受到一些短期因素影响,题材股炒作活跃,预计全国两会之后,才会决定今年市场的主基调,整体预期比较乐观。
“去年底由于信心不足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使得市场出现比较大的调整。但是每一次市场恢复向上走都是在摇摆中进行的。”姚志鹏表示,当前部分板块的估值已经回到了产业发展初期的时候,但是行业发展依然是往上走的,所以预计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