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较为复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评估报告分析,全球结束了为期3年的拉尼娜现象,并在今年5月开始出现厄尔尼诺现象。NINO3.4作为监测厄尔尼诺现象的数据指标,其主要统计西经170度至120度、南纬5度至北纬5度区域的平均海温距平,当NINO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达到或超过0.5摄氏度且持续5个月以上时,则判定为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开始持续至12月底,NINO3.4指数都将超过0.5摄氏度,今年夏季我国将逐步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天气的影响较为间接和复杂。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在厄尔尼诺现象发展年为夏季时,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气温容易偏高。其中,华北西南部、江南中部、华南东北部、新疆北部的高温日数达到30天。21世纪以来,夏季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有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其中,2006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川渝和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四川东部和重庆发生严重高温干旱。然而,同样为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夏季,2004年我国气温大范围偏低,与2006年刚好相反。
发电量和用电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回顾2021年,在2020年低基数、国内宏观经济复苏和出口快速增长的提振下,全社会用电量创出10.30%的同比高增速。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第二产业用电量、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6.40%、9.10%和17.80%。然而,“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在煤炭价格持续波动的过程中加剧,“能耗双控”以及水电缺乏都抑制了火电作为电力保供重要工具的功能。据统计,2021年全国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8.10%。其中,火电和水力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40%和-2.5%。
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回归内生增长动力,电力需求进入稳定阶段。考虑到2020年受到低基数的影响,从月度累计数据来看,今年1—5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9.30%;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长3.60%,与1—4月持平;固定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4%,增速较1—4月下降0.7个百分点。拆分来看,制造业和地产投资继续下行,基建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目前,地产和出口项环比延续偏弱趋势。1—5月,地产销售面积、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下降0.9%、22.60%和6.20%;进出口金额人民币计价累计同比下降2.80%。整体来看,终端用电需求以经济增速为锚同步稳定增长。
从总量来看,今年全社会发电量和用电量逐渐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发电侧,5月发电量6886亿千瓦时,当月同比增加5.60%;1—5月累计发电量34216亿千瓦时,累计同比增长3.90%。用电侧,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5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总之,5月火力发电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力发电量在西南来水偏枯的局面下没有得到边际改善,其余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中有增。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防疫政策持续优化使得电力供需端在短期内剧烈波动情况发生的概率降低,也为电力保供稳价带来积极因素。
从用电结构来看,工业用电增速放缓,居民用电尚未进入旺季。数据显示,1—5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35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4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60%,较1—4月值增加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2364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0%,较1—4月值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626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80%,较1—4月值增加2.80个百分点。此外,居民用电量50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5月全国工业用电量23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5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8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
南方降水增加将不断改善水力发电
厄尔尼诺出现会使夏季风明显减弱,季风雨带位置偏南,所以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洪涝灾害。5月,西南少雨干旱局面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昆明累计降水量为17毫米,较2022年同期的123毫米下降106毫米,偏离正常值63毫米,仍然处于干旱缺水状态。5月底以来,西南进入丰水季,降水量将有明显增加。
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云南南部和东部近30天累计降水量为100—200毫米,云南西北部近30天累计降水量为50—100毫米,环比有明显改善,但较去年同期仍有明显差距。6月底至7月初,华南西部、云贵高原及四川西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将在60—110毫米,广西和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30—180毫米,局地或达20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五成以上。纵观今年夏季,我国降水将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预计黑龙江东部、浙江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东部、海南和云南中西部降水可能偏多,但长江中游降水会偏少。
短期来看,水力发电量仍然处于低位,预计今夏降水情况将好于去年同期,冬季水电改善预期较强。5月水力发电量820亿千瓦时,当月同比下降32.90%;1—5月累计发电量3523亿千瓦时,累计同比下降19.20%,降幅较1—4月进一步扩大5.5个百分点。此外,1—5月水力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累计同比下降23.55%。截至6月27日,三峡水库入库量12300立方米/秒,较去年同期26300立方米/秒下降140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出库量8000立方米/秒,较去年同期28000立方米/秒下降20000立方米/秒。从水位来看,三峡、向家坝和洛溪渡水位分别为159.89米、373.84米和547.95米,均处于季节性低位,为夏季丰水期洪水调峰做准备。去年夏季以来,上述水库水位普遍偏低导致干旱少雨,对水电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年夏初,因为短期的集中强降雨到推动水力发电量快速增长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然而,雨季到来叠加夏季发生厄尔尼诺现象,西南至华南形成的强降水带将逐渐改善水力发电情况,这也将从发电侧缓解部分火电迎峰度夏的压力。
关注夏季用电高峰企业的限电情况
夏季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容易导致我国北方出现极端高温和干旱。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0天内极端最高气温预测表明,华南、华东和华北将出现超过40摄氏度的气温。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讯息,预计今年夏季,除黑龙江中部和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大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2,上述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整体表现为北方高温干旱,南方受降雨影响出现间歇式高温天气。
夏季极端温度范围广且时间长,电力保供面临压力。据中电联预测,在正常气候情况下,预计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6%左右;预计夏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3.7亿千瓦左右,比去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在火力发电量高增速和装机设备高利用率的局面下,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比去年继续增加1亿千瓦左右,相当于增加30150吨标准煤需求。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南方、华东、华中等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当电力紧缺时,在保障居民用电的前提下,部分区域可能出现工业企业生产限电的情况。
电力结构不断优化,火力发电量和装机量稳步增长,煤炭保供稳价逻辑不改。从发电侧来看,可再生能源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风电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速达到18.40%,核电和光伏发电增速分别为5%和5.70%,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火力发电压力。从煤炭市场来看,供应端延续增长趋势,1—5月原煤产量累计19.91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80%;1—5月进口煤炭累计1.4亿吨,同比增长89.60%。尽管需求端电力用煤在高温天气影响下进入快速攀升通道,但煤炭库存量也在同期高位。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统筹电厂存煤达1.8亿吨历史新高。目前来看,煤炭价格迎来电力部分支撑,短期下游采购增加,同时前期煤炭价格大幅调整缓解煤电价格矛盾。不过,煤化工品估值中枢整体下移,具体商品的逻辑回归自身供需,后市要关注电力需求高峰是否会对部分企业进行限电。
综上所述,国内经济增长回归内生动力,电力供需平稳增长。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概率较大,“南涝北旱”的局面将从供应端改善南方水力发电的预期,也将从需求端增加电力保供的压力。此外,夏季用煤高峰的预期提前反映在电厂和港口库存上,保供稳价主线逻辑不改,预计夏季华东和华北面临电力短期结构性矛盾,电力供需整体呈现稳定局面。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