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快读从境外上市到境内上市,历经AIM市场、新三板、创业板,如今再次“杀”回新三板,冲击北交所,老牌安防企业蓝色星际在资本市场的大门口兜兜转转已有15年,依然没有扎根。蓝色星际的财报真实性问题,与“隋田力事件”负面舆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成为监管层在问询函中重点追问的问题。监管层要求蓝色星际说明自组网加密业务相关采购及销售是否为空转贸易,是否是真实的购销交易?蓝色星际在回复时称,“基于谨慎性原则认定,自组网加密业务为空转贸易,非真实的购销交易。”(如果你是“专精特新”的一员,欢迎联系我们寻求报道。)

作者|张爽

编辑|六耳


(相关资料图)

来源|直通北交所

2007年在英国上市,2017年在国内新三板挂牌,2020年冲刺创业板IPO仅一轮问询后便折戟……老牌安防企业蓝色星际(870790.NQ)依然没有在资本市场扎下根。

然而,这些都没有阻挡它上市的雄心。如今,蓝色星际兜兜转转之后开始冲刺北交所上市,2022年10月10日获北交所受理。在那之后不久,蓝色星际收到了第一轮问询函。

问询函所涉问题可谓是事无巨细,其中公司核心竞争力、财报真实性、“隋田力事件”关联等问题被重点追问。近日,蓝色星际对第一轮问询进行了回复。

-1-

兜兜转转之后回A冲刺北交所

蓝色星际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视频为核心的安消防物联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平台服务器等。

作为科技安防核心技术厂商,蓝色星际还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安防十大品牌”等荣誉。它服务的主要客户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及教育行业头部客户。

蓝色星际实际控制人肖刚、刘劲青为夫妻关系,夫妻二人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7.44%的股权。其中,肖刚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劲青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生产总监。

公开资料显示,肖刚、刘劲青夫妻二人至今已创业16年。早在2006年6月,他们就在英国注册成立了名为“趋势视频”的新公司。同年8月22日,趋势视频全资设立蓝色有限。

公司成立之初,夫妻二人就奔着资本市场而来。趋势视频在成立的第2年,即2007年6月7日就将公司更名为蓝色之星,6月18日就登陆了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市场。

受估值原因,最终蓝色之星选择从伦敦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2013年11月22日正式退出AIM市场,在境外资本市场铩羽而归。

然而,肖刚、刘劲青夫妻二人的“上市雄心”未变,随后将目光瞄向了国内资本市场。

2016年9月,夫妻二人与合伙人对国内的蓝色有限进行了股权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并且将公司更名为“蓝色星际”。2017年3月1日,蓝色星际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并期望借助新三板发展实现A股上市。

不过,夫妻二人并不满足止步于此,开始为创业板上市做前序准备。2020年12月31日,蓝色星际第一次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了IPO申请,并获得深交所正式受理。

然而,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审核过程中只经历了一轮问询就撤回申请,IPO终止。从受理到问询再到终止,蓝色星际仅在创业板门外“逗留”了9个多月。

创业板上市折戟并未阻挡其上市雄心。为了再次向A股市场冲击,蓝色星际重新进行了调整,开始筹备新三板转北交所上市。2022年10月10日,蓝色星际上市申请获北交所受理,保荐机构由原来的中信建投更换为华兴证券。

北交所官网上市审核动态显示,截至目前蓝色星际已回复北交所第一轮问询函。

-2-

研发强度超过海康威视却收获寥寥

从2006年创立至今的16年间,蓝色星际所处的安防视频监控行业,经历了以磁带录像机为代表设备的模拟监控阶段、以数字硬盘录像机为代表的数字视频监控阶段、以高清摄像头为代表的网络化高清化监控阶段。

2017年以来,行业又进入智能网络视频监控阶段。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驱动下,传统视频监控系统逐渐升级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期间,蓝色星际研发投入分别为4148.76万元、5269.22万元、7876.22万元及3768.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3.64%、15.19%、17.97%及17.54%。

也就是说,在过去三年,蓝色星际每年的研发费用及占营收比例均逐年增加,并且每年的研发费用率均超过了10%。

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汉邦高科、浩云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7.42%、7.64%、8.2%、14.58%。

蓝色星际的研发费用率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尤其是比行业龙头海康威视(002415.SZ)、大华股份(002236.SZ)高出一大截。

由此可以看出,蓝色星际非常重视搞研发。然而,蹊跷的是尽管花了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但是结果却不理想,收获甚少。

尤其是从专利获得的情况来看,去年冲刺创业板时,蓝色星际只拥有1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只有4项,这些都是2008~2011年期间获得。

如今转战北交所时,蓝色星际的专利拥有数字已经增加到47项,新增发明专利却“颗粒无收”。专利取得时间均在2010年之前,目前发明专利仍只是12年前获得的那4项。

如此高投入地搞研发,12年却出不来发明专利?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还注意到,这家生产型企业的设备也显得老旧。截至2022年6月末,蓝色星际拥有的机器设备账面价值115.68万元,成新率仅为8.31%。电子设备账面价值为248.88 万元,成新率仅为17.62%。

换言之,在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之下,蓝色星际已有12年无新增发明专利,而且现有的机器设备也已使用多年,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窘境。

作为定位为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对企业的创新属性尤为重视。对此,北交所在问询函中对创新性问题予以特别关注。

要求蓝色星际说明创新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是否符合北交所定位。还要求说明机器设备成新率较低的情况下是否会对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蓝色星际在问询回复中称:虽然机器设备成新率较低,但关键生产设备均是国内外知名品牌,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使用年限长等特点,且市场最新型号相比在可加工原材料大小、加工精度等方面,均未有明显提升。

公司还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会对生产设备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以维持设备的稳定性。整体而言,发行人现有机器设备成新率低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曾身陷负面舆情旋涡,财报真实性遭质疑

除此之外,蓝色星际的财报真实性问题也成为北交所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据此前创业板IPO招股书,2018~2020年,蓝色星际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总金额分别为8465.05万元、6518.11万元和14216.9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9.70%、47.93%和69.03%。

蓝色星际在2016~2019年的前五大供应商中从未有过上海星地通的身影,而在2020年上海星地通突然成为其第二大供应商,主要采购无线自组网套件,采购金额合计为5420.25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的比重为26.32%。

正是因为此类交易,蓝色星际与曾经轰动一时的“隋田力专网通信事件”产生联系,甚至一度身陷该事件的舆情旋涡。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当时有多达13家上市公司卷入一个以“专网通信业务”为幌子的隐蔽融资性贸易网络,规模超过900亿元。

在这个庞大的融资性贸易网络中,上市公司资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流向供应商。之后供应商或其隐性关联方将资金通过一层或多层下游客户,以销售回款的方式回流上市公司。短期来看,上市公司提升了业绩,但当操盘者资金闭环断裂,上市公司的风险便彻底暴露。

而该事件的操控人正是蓝色星际的供应商上海星地通的实际控股人隋田力。隋田力作为“专网通信事件”主要涉案人目前正在被公安机关侦查。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发现,蓝色星际于2022年10月向北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上海星地通已被“移除”2020年的前五大供应商名单。

北交所要求蓝色星际充分论证其内控是否存在重大缺陷,说明负面舆情的具体情况,蓝色星际及其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与隋田力及其关联企业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并说明是否涉及参与专网通信事件或被公安侦查,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

蓝色星际在回复中称,上述与“专网通信事件”相关的系列交易是“经第三方撮合”而成。并且,公司当时基于对方的公开信息和市场口碑研判认为双方具备合作基础。

此外,问询函要求蓝色星际说明自组网加密业务相关采购及销售的定价依据,是否为空转贸易,是否是真实的购销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

蓝色星际在回复问询函时还称,国内现有法律法规未对“空转贸易”进行明确定义……公司无法排除自组网加密业务是空转贸易的可能,亦无法排除该交易为无业务实质的非真实购销交易的可能……基于谨慎性原则认定,自组网加密业务为空转贸易,非真实的购销交易。

通过这种委婉的表述,蓝色星际已经将真实意思明确地表达了出来,懂的都懂。

从第一次涉足资本市场至今已经15个年头,肖刚夫妇和他们的蓝色星际依然未能如愿在资本市场扎根。

如今,在创新性遭质疑、身陷“隋田力事件”等背景之下,这家老牌安防企业冲刺北交所能否如愿以偿?

.EN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