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文
编辑|六耳
【资料图】
来源|创头条
短短48小时,全球科技银行界“偶像”般存在的硅谷银行(SVB)轰然倒下。全球金融市场也一度弥漫着恐慌、猜疑。
尽管3月13日下午,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为硅谷银行“兜底”。但是周一开门之后,硅谷银行的各个营业点门前都排起了长龙,储户们仍然迫不及待地想转移资金。
昨夜,美股银行股价格更是出现暴跌,多家银行的股票连番触发熔断。
这场轩然大波最终是“虚惊一场”,还是会演变成一场危机,目前还言之过早。不过,它给全球科创链条从业者的震撼或许长久无法消除……
-1-
差点酿成“灭绝级事件”
北京时间2023年3月9日凌晨5点,硅谷银行宣布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以及希望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方式募集22.5亿美元。
前者将直接导致1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被资本市场定性为“恐慌性的资产抛售”。后面这一番操作更被定性为“对股权的猛烈稀释”。
于是,一夜之间市场的信仰坍塌。
3月9日,硅谷银行股价狂泻60%,创1998年以来最大跌幅,市值蒸发94亿美元。
3月10日凌晨,多家美国顶级风投公司向被投企业建议“应强烈考虑从该行中撤出资金”。这也把储户和投资者们吓懵了,纷纷选择从硅谷银行撤资,涉及金额高达420亿美元(约2900亿人民币)。
挤兑无可挽回。作为全球科技银行“偶像”的硅谷银行轰然塌房。
当地时间3月10日,加州银行业监管机构关闭了硅谷银行,并任命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接管人负责后续资产处置。
硅谷银行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被FDIC接管的最大银行。
FDIC表示硅谷银行总部和所有分行于3月13日重新开张。然而,问题是FDIC只为25万美元以下的存款提供保险。据悉,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1750亿美元的存款中有89%没有保险。
3月12日,彭博消息称超过100家风投机构和投资公司签署了一份支持美国硅谷银行的声明,呼吁限制该银行倒闭的影响,避免科技公司可能出现“灭绝级事件”。
同日,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FDIC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采取行动确保硅谷银行等存款机构储户的资金安全,坊间俗称“兜底”声明。
讽刺的是,个中细节仍然如同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次贷危机。比如,银行家们一如既往地“骚操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被接管前数小时里,硅谷银行管理层还在忙着给员工和高管们发放2022年的奖金。一周前,硅谷银行的当家人也曾抛售过公司股票。
-2-
崩盘之后的众生相
硅谷银行崩盘,苦了硅谷的科技公司。尽管科创领域暂时没有出现“灭绝级事件”,但是众多公司仍然心有余悸,求生欲满满。
美国流媒体服务商Roku称,公司有26%的现金储备存放于硅谷银行,大部分存款没有担保;稳定币巨头Circle表示,该公司约400亿美元的USD Coin储备中,有33亿美元在硅谷银行。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表示,其30亿美元现金中的5%存在硅谷银行;Y Combinator的CEO Garry Tan 称,YC 30%的项目约1000多个初创企业的钱都存在硅谷银行。
据了解,超半数的科技公司都把大部分现金存在硅谷银行。如果存款无法及时取出,众多硅谷高科技企业的资金链状况将急剧恶化。
业内人士之前甚至判断,硅谷银行的倒闭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或将使美国初创公司和创新倒退10年以上。
硅谷银行暴雷后,美国银行股“一泻千里”,美国三大股指受其拖累也全线收跌。
大佬Ackman发出警告,如果美国政府在亚洲开盘前没行动,人们将看到这样一副可怕的图景:除了“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所有银行都有可能出现挤兑……并开始摧毁这些重要机构。
恐慌也波及一些中国实体。
首当其冲就是浦发硅谷银行。作为第一家中美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致力于服务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它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
硅谷银行闪崩,浦发硅谷银行发布紧急公告,字里行间都是告诉投资者:别慌,我们独立运营,有单独的资产负债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创始人王兴、SOHO中国创始人潘石屹也都被卷入这场风波,并先后辟谣。
另据一份未经证实、长达46页的名单显示,国内不少知名投资机构在硅谷银行放有存款,例如红杉中国、元生创投、礼来亚洲基金、博远资本、夏尔巴投资等。同时,九安医疗、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等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也公开表示在硅谷银行有数额不等的资金。
好在前述“兜底”声明之后危机暂告一段落。3月13日,九安医疗慌不迭地披露公告称:从美国时间3月13日开始,硅谷银行的存款人就已经可以全额动用存款了;由于时差原因,公司这笔钱大概会于今晚到账;到时一到账,公司就会马上取出来……
字里行间的慌张感仿佛快溢出来。当然,慌张的不止一些中国公司和个人。
据了解,硅谷银行破产将触及至少60家印度初创企业,以色列和韩国也在评估硅谷银行关闭对本国技术企业的影响。
幸亏此次美联储、美国财政部等及时出手“兜底”,否则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余波还会继续荡漾……
-3-
科技银行“偶像”何以至此?
硅谷银行的发家,离不开新兴的科技公司。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技产业兴起,但传统银行无法为高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
为了填补这一市场空白,来自富国银行的两位银行家(Roger Smith和Bill Biggerstaff)和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注册成立硅谷银行,并于1983年正式开张。
由于硅谷银行贷款灵活,服务质量高,俘获了一众初创企业的“芳心”。
据悉,硅谷银行在初创企业的信贷市场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美国将近一半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和生命科学初创企业,都和硅谷银行建立了融资关系。
迄今为止硅谷银行已经支持了3万多家初创企业和700多家投资机构,其中还不乏Meta、推特等明星公司。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090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
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40年里,硅谷银行曾成功渡过九十年代加州房地产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2008年次贷危机,为何这次却栽了呢?
细究原因,除了硅谷银行自己“作死”之外,美联储这个“罪魁祸首”也难逃干系。
硅谷银行的报表看起来“花里胡哨”,实际上它的业务主要有两个:一是给创投基金贷款赚利息,二是吸纳初创企业的现金存款。
2020年下半年疫情担忧褪去后,美联储仍承诺维持零利率。全球掀起了科技企业的融资热潮,积累了大量现金和存款的科技初创公司们大手一挥,把大部分钱存入硅谷银行。
硅谷银行的野心也在膨胀。他们不满美联储低得可怜的利息,转而购买大量的美债和房债。刚开始,硅谷银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美联储持续加息后市场利息一度远高于硅谷银行发行的债券利息,机构投资人开始疯狂“提现”。
再加上近两年全球科创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不断地消耗着它们在硅谷银行的存款。
一边是存款不断流失,另一边是购买的美债没到期,硅谷银行陷入左右为难。
考虑到美债一路下跌的行情,硅谷银行还是决定“忍痛割爱”,将手里的210亿美元的国债清仓大甩卖,这就形成了18亿美元的亏损。
预期一旦没了,信心就会坍塌。作为全球科技银行“偶像”的硅谷银行也免不了一朝暴毙。
.END.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