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一早,天津市静海区梁头镇李庄子村村民刘洪艳用“积分存折”从超市里兑换了5斤鸡蛋,没花钱就能领鸡蛋,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几位村民听说后,主动到村委会开设“积分存折”,村民们说不是为了几斤鸡蛋,而是不想在赚积分上被落下。
(相关资料图)
从户厕改造到参加志愿服务,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孩子考入重点学校,从拾金不昧到拆除违建等,一本“积分存折”26个加分项,基本涵盖了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李庄子村用“小积分”撬动了乡村的“大治理”。
“积分银行”开户“上热门”
6月30日上午,几名村民来到李庄子村委会开设“积分存折”,村民李大娘听说有村民用参加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兑换了商品,她觉得这是件光荣的事,自己不能被落下。
李庄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小娜逐一为几位村民登记开户。积分评定中涉及26个加分项,17个减分项。例如:积极响应户厕改造加2分,菜园篱笆规整美观加2分,应征入伍加2分,家中有考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孩子加5分;参与赌博减1分,私搭乱建减5分等。
在村民刘洪艳的“积分存折”上记录着参加志愿服务、为残障人员提供暖心帮助等加分项,半年来赚取积分超过20分。
大学生张湲笠多次在核酸“大筛”中担任志愿者,参加助老助残义务活动等,她的积分达到52分。张湲笠用这些积分兑换了一些零食分给堂弟堂妹,在一群孩子的带动下,张湲笠整个家族参与其中。
5年前,张殿菊一家从吉林省迁入李庄子村,刚刚来村时张殿菊的心里非常忐忑,村里人能不能接受外来人口?孩子能不能在这入学?张殿菊心里打着问号。慢慢得,张殿菊发现村里大事小情都叫上她,村委会组织的庆六一活动也邀请了她的孩子,张殿菊忐忑的心放下了。在乡村治理中,张殿菊积极建言献策,带动了多户外来家庭开设“积分存折”。
张小娜介绍说,短短半年,登记开户的村民达到36户,涉及人口超过150人。除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户外,村里的常驻居民超过三分之一开设了“积分存折”。
从“村里事”变成“自家事”
乡村治理是个大课题,在一些人看来也是个难题,担任村干部多年的张小娜深有感触。以前,村里的事大多是“任务命令”式的操作模式,村民主动参与性不高,建言献策者少。在清扫卫生、环境整治中,村委会往往要花钱雇人干活,这种方式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效果不好。
张小娜觉得,“任务命令”的操作方式,让村干部和村民产生了脱节。没有村民们的配合,能力再强的村干部也很难施展拳脚,于是张小娜和村两委班子在乡村治理的方法上下功夫。
2021年,村委会尝试入户检查评选,按照相应的评选要求给各家各户打分。尝试以后发现,入户评选占用的人员多,耗费的成本高,甚至打分过程可能存在有悖公平的情况,于是他们重新调整方法,“积分存折”模式应运而生。
张小娜说,“积分存折”模式基本涵盖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让村民自行申请登记开户,自行上报加分内容,村委会核实确认。
积分可到村里超市兑换相应产品,每个积分对应一元钱,超市定期和村委会结算,这笔支出由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是否通过。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村里的人居环境好了,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多了,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案例少了。
村民刘洪艳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们认为,拆违建、清垃圾这些事都是村里的事,就算村里花钱雇人干活儿也是应该的。如今村民觉得这些事都是自家事,每个村民主动干一些,整合到一起全村的环境就好了。
乡村治理模式的新探索
张小娜算了一笔账,传统模式下,村委会每年在乡村治理上的开支超过2万元。而采用“积分存折”模式,半年来开支仅500元左右。
从账目上看,村委会省钱了,不过也有人觉得,村民赚不到钱了。村民张殿菊认为,传统的模式下,尽管村民获得了一些收益,但往往整体效果并不好。
此外,村民义务献血、参加技能培训这些项目,并不会得到村里的认可或奖励。如今,不管是村民个人的进步还是为集体做出贡献,都能得到全村的认可还能获得积分,这比获得物质奖励更让人鼓舞。
梁头镇党委副书记张华表示,李庄子村是全区第一批积分制工作试点示范村,在围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因村施策,引导群众规范自身言行,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让正能量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以来,李庄子村参与积分制的村民兑换物品价值总共不足500元,通过积分制工作共节约村委会工时60余个,约合人民币4000余元。一些外地住户也逐步参与了进来,拉进了村委会与群众间的距离。
静海区农村中心基层治理科科长段志勇在全区数十个村庄调研中发现,村委会开支大是乡村治理中的一大问题。李庄子村的“积分存折”模式,涵盖内容广泛,节约成本,村民参与热情高,值得向全区推广。